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大五人格模型是近年来得到普遍认同的人格模型,包括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五种特质。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完成学业任务所具有能力的判断和自信。外语学习焦虑被认为是一种特别情景下的焦虑,产生于正规外语学习的独特性,表现为学生对自己外语交际能力的过低评价。 对大学生人格特质、学业自我效能感、外语学习焦虑与中学生英语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教育者针对初高中学生的人格特质、学习自我效能感、外语学习焦虑等特点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和学习指导工作,不仅有助于初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从而真正意义上发挥教育的作用。 本研究以115名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外语课堂焦虑量表》,运用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学生人格特质、学业自我效能感、外语学习焦虑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中学生的英语成绩与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随和性和尽责性)都不存在显著相关; 2.中学生的英语成绩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中的学科特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413,p<0.01); 3.中学生的英语成绩与外语学习焦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423,p<0.01); 4.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结论:大五人格不直接影响外语学习成绩,而外语学习焦虑在开放性、神经质、尽责性与外语学习成绩间起到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中的学科特定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与外语学习成绩间起到中介作用。 为了使该研究更科学更全面和深入,作者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该研究中,作者随机抽取定量研究中的30名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定量研究进行对照,进一步验证研究的结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差别不显著,但人格类型影响着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外语学习焦虑水平,说明了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差别不大,却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所不同。希望本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教育者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学生的人格特质特点,明晰人格特质、学业自我效能感、外语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具体关系,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和教学方法,为中学生的英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同时有助于教育者设计和选择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中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帮助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