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城市地区相较于具有水平落后的农业和发展规模低下的乡镇企业的农村地区而言,具有高附加值的第二第三产业。在其他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支付给要素更高的报酬,从而导致农村生产要素不断的向城市流动。但是,这种流动一方面由于制度等阻碍导致其不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导致城市经济因为充足的要素供给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相较于农村经济,由于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流入,虽然在某种层面上解决了农村生产要素的闲置性问题,但是却也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例如,资本的流出导致农业的投入不足,土地的转让使得农业用地的减少等。因此,如何更好的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有帮助的。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对这种要素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梳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素的流动会导致城市经济因为要素的集聚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要素的这种集聚会降低城市的要素使用成本和增加城市居民的资产价格,从而进一步的扩大城镇居民的收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即形成要素集聚效应。第二,由于要素在流动的过程中,要素使用者具有垄断性的竞争地位,导致农村居民主体在流动的生产要素的价值分配中只能够获得很少的收益。同时,作为政府,在制度上,存在着对农村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在财政支出上,对城市的偏向性,这些都进一步的减弱了农村居民在要素流动中享有收益的权利。从而导致要素流动过程中,城市居民获得了更多的要素收益,即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三,由于要素的流动本身是带有逐利性的,即哪里的要素的报酬高就会流向哪里,这样导致农村生产要素在流向城镇的过程中获得了相较于其留在农村的更高要素报酬。因此,生产要素的流动会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而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农村居民可以有能力进行人力资本、固定资产等的投资,从而通过要素的积累形成对城市居民的追赶,这样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这种机制的分析基础之上,本文结合当前的农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几种生产要素,综合分析了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土地这四种生产要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流动现状,最后,通过2005-2014年的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1)劳动力流动表现为负向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即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所产生的收入效应高于劳动力流动对城市经济的产出效应。(2)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是具有缩小作用的。这表明随着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使其获得更高的工资性收入。(3)资本的流动正向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资本的流动会导致城市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本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农村由于资本的流出导致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资本投资不足,其发展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城乡经济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4)土地的流动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表明在当前的土地制度下很难保证土地的转让者,即农村居民获得更多的土地征用价格,从而导致土地增值收益绝大部分为城镇居民所有,这就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5)在区域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流动、资本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上相同,但是对于具体的影响效果上存在着差别。在土地方面,由于土地转让价格以及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方面的不同,导致东西部地区的影响方向为负,中部地区的影响方向为正。因此,在这些结论下,本文给出相关的建议:(1)必须要对限制要素流动的相关制度的改革,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2)必须完善要素市场,提高要素的市场化水平。(3)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改善农村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