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很多人对于那些近义词的用法感到非常的困惑。如果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必须要正确的区别和使用这些近义词。如今韩国语当中存在很多近义词,而区别这些词的词义和用法无论对于学习韩国语的外国人还是把韩国语作为母语的人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能很好地而且正确的区分近义词的词义和用法,他们所使用的词只是根据头脑中潜在的语言体系、生活习惯和语感来选定的。因此,很难对近义词的区别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在从词典释义方面来讲,其收录的近义词的解释也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所以只是通过查找词典来区别近义词的词义和用法存在一定的难度。本论文想通过比较分析来给研究区别韩国语近义词的词义和用法方面提供一些建议。本论文主要选取表示空间和时间语义的韩国语近义词‘(?)(?)来进行比较和分析。三个近义词有表示空间‘之间’的语义,也有表示时间‘间隔’的语义,还有表示时间‘闲暇’的语义等等。虽然三个近义词在使用方面大同小异,但是在一些具体文章和语境中只能用其中一个词,而不能用其他近义词来代替。其实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作为研究韩国语的人需要攻克这种难题才能在学术研究上有所突破。为此本论文主要采用二元对立策略研究方法和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来对上述近义词进行比较分析。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按照有关近义词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为分类标准,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成了 8种类型。之后为了更好的理解论文内容,对本论文中所使用的理论背景:如近义词的定义,二元对立策略以及时间、空间的概念和隐喻机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和步骤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第二章分四个小节。第一节首先确认(?)三个词在词典中的释义。本文选取的词典有《标准国语大词典》(韩国国立国语研究院编),《延世韩国语词典》(延世大学语言信息研究院编)和《naver词典》(网络词典)。通过查找三个近义词在上述词典中的释义,并阐述了它们在词典释义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三个近义词的词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我们从词典的解释中不难发现仅仅通过词典的释义是无法正确地使用这些近义词,所以需要进一步地了解这些词在具体文章中的使用情况,进而做出进一步的判断,并对它们的区别使用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了收集近义词在实际语言生活中的用法和用例本论文选取了“21世纪世宗计划语料库”(韩国国立国语研究院)中的相关语料,进而对每个近义词的具体使用情况做出系统的统计和分析。具体来说,首先收集每个词语的语料,然后对其前置词语和后置词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即先统计了三个近义词在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并把每个近义词的前置词语按其词性来进行分类,后置词语按其具体使用的助词来进行分类,再对统计得出的结果进行进一步地解释和说明。本章节的最后小节重新按照语义相近的标准来对三个近义词的不同语义进行了划分,最终得出语义相近的三个分类。它们分别是(?)①和(?)①,(?)(?)②和(?)②,(?)③和(?)②。第一种类别表示空间和距离的语义,第二种类别表示期间,时间的语义,第三种类别是表示时间空儿,闲暇的语义。在语义的比较上把重点放在语义相近且很难辨认的地方,而没有放在其语义具有明显区别的地方。接下来采用二元对立策略研究方法和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机制来详细地分析了上述近义词在用法上的区别。第三章主要利用二元对立策略研究方法来对三个近义词的区别用法进行了具体的比较。第一类表示的是空间和距离语义。其用法上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区分标准。第一个标准是由前置的名词是表示两个完整的整体空间,还是表示一个物体中出现的部分空间来区分的。第二个标准是由语义上表示的宽的距离还是窄的距离来区分的。第三个标准是是否能表示距离来区分的。分析具体的语料后发现‘(?)①’表示两个完整物体之间的距离或空间,在语义上比‘吾①’表示更长的距离,还可以用‘近’等词语进行修饰从而表示距离。相反‘(?)①’表示一个物体中出现的缝隙和其部分空间,而且比起‘(?)①’它表示的空间距离相对来说狭窄,无法用‘远’等词语来进行修饰,从而表示其之间的距离。第二类表示的是期间、时间的语义。其用法上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区分标准。第一个标准是由后置的动作是持续进行的动作,还是瞬间完成的动作来区分的。第二个标准是由前置的时间名词表示整体的时间,还是短暂的时间来区分的。第三个标准是由前置时间名词是否表示具体的时间来区分的。分析具体的语料后发现‘(?)②’前置的时间名词具有具体性的同时指示整体时间,后置的动词具有持续性和完成性的特点,而‘(?)②’的前置时间名词具有瞬间性的同时存在两个具体时间节点,后置的动词具有瞬间完成的特点。第三类表示时间空儿,‘闲暇’的语义,可以用一个标准来进行区分。此标准是由近义词是否能在句子中独立使用来区分的。分析具体语料后发现‘(?)③’在句子中不能单独使用,而‘(?)②’在句子中可以单独使用。第四章主要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来对以上三个近义词的用法进行了比较。首先三个近义词都表示空间和时间语义,在这两个语义中空间语义是其原始语义,而时间语义是通过隐喻机制来表示的。首先用图像来表示其原始的空间语义,再通过这个图像描绘出表示时间语义的图像,进而利用这些图像来了解人们的认知能力,即人们是怎么通过认知体系来理解这些近义词之间的语义差距的。然后利用语料库中的实际例子来查证这些认知是否正确。上述近义词的分类也按照上述三个类别标准来进行解释和区分。第一类表示其原始语义,即表示空间和距离的语义。通过图像得知‘(?)(?)①’和‘(?)①’在前置物品数量上有所区别。‘(?)①’表示的是两个物品间的距离,而‘(?)①’表示的是一个物品间留出来的空隙。通过具体语料中的例句也能发现其用法上的这种区别。第二个类别的语义表示的是利用隐喻机制得出的时间语义。通过图像得知‘(?)②’表示的是两个时间之间的整体和持续的时间。因此,其前置时间名词指整体时间,而后置的动词持有持续性、连续性的特点。这样才能满足其在这段时间之内发生的事情或行为的持续性。而‘(?)②’表示两个时间节点上的时间距离,不表示在这段时间上持续进行的动作,而是表示在这时间段内发生的短暂的动作或行为。因此,其前置时间需要两个具体的时间节点,而后置的动词需具备短暂性,完成性的特点。通过具体语料中的例句也能够发现其用法上的这种区别。第三类表示的是时间的空儿,“闲暇”的语义。通过图像得知,其原始的空间语义表示在一个物体中分割开的空间距离,而通过隐喻机制得到的时间语义也有相似的认知机制。因此,此时的‘(?)②’比起‘(?)③’更专注于在做某一件事情中挤出时间的这一动作上。通过具体语料也能发现其用法上的区别。除了原始语义外每个单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会存在引申意义。在这一章节就通过隐喻来研究和分析每个近义词的其他语义。结果发现‘(?)’更加强调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可以表示时间的“闲暇”之意,模糊的时间以及描述人或抽象物体之间所连接的关系,之外还有行为主体的离开和不知觉之间发生的事情等。‘(?)’表示时间的“闲暇”之意以及时间的持续。除此之外还表示人物的完美特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散播秘密之意。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这一部分简单总结和概括了以上通过分析得出的三个近义词在语义和用法上的区别,并提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本论文主要采用二元对立策略和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来考察了韩国语近义词‘(?)’,‘(?)’和‘(?)’的语义和用法。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给近义词的语义比较和有关近义词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本论文中的近义词的比较方法能够给韩国语学习者在区别语义上提供一些参考,也能够弥补词典释义上存在的一些不足。论文尚存在很多不足,希望今后不断试探新的研究方法,进而可以对韩国语近义词的语义和用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