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抗补体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jk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体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之一。补体系统的正常激活在消灭外来微生物、清除机体内损伤或死亡的细胞和组织、维持机体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该系统过度激活会造成人体自身正常组织的损伤,导致炎症性疾病,引起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使局部或全身发生水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清热解毒药的抗炎特点恰恰就是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等。清热解毒类药物在防治重症非典型肺炎(SARS)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报道,补体系统激活的超敏反应也参与了SARS的发病机制。因此,可以推论,清热解毒药的作用之一很可能就是通过抑制补体的过度激活来缓解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炎症和发热症状。本文从具有体外抗补体活性的传统清热解毒中药鱼腥草入手,确定了鱼腥草的抗补体活性部位,明确了鱼腥草的小分子抗补体活性成分及部分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并以体内模型验证了活性部位鱼腥草总多糖和另一清热解毒中药新疆紫草总多糖对补体相关疾病的防治作用,同时对抗补体活性测定方法应用于中药质量评价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鱼腥草抗补体活性部位的确定通过评价各批次补体的效价,确定临界补体浓度,采用体外细胞溶血法考察了中药鱼腥草不同部位的抗补体活性。结果发现鱼腥草总多糖(CH50=0.092±0.020 mg/ml, AP50=0.221±0.017 mg/ml)和乙酸乙酯萃取物(CH50=0.378±0.029 mg/ml, AP50=0.571±0.061 mg/ml)抗补体活性较好(n=3);强于石油醚萃取物(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高浓度促进溶血),和正丁醇部位(CH50=1.324±0.102 mg/ml, AP50=2.084±0.147 mg/ml) (n= 3)。2.鱼腥草乙酸乙酯部位抗补体活性成分从鱼腥草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共计分离到26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23个化合物,包括7个黄酮:槲皮苷(quercitrin,1),槲皮素(quercetin,2),阿福豆苷(ifzelin,3),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4),洋芹素(apigenin,5),金丝桃苷(hyperosdie,6),野黄芩素(scutellarein,7); 6个生物碱:马兜铃酸内酰胺B(aristolactam B,8),头花千金藤二酮B(cepharadione B,9),胡椒内酰胺A(piperolactam A,10),去甲基头花千金藤二酮(norcepharadione,11),马兜铃酸内酰胺A Ⅱ (aristolactam A Ⅱ,12),4,5-dioxodehydroasmilobine (13);1个单萜:vomifoliol (14);1个木脂素:表恩施新甲醚(epishicine methyl ether,15);1个香豆素:七叶内酯(esculetin,16); 7个苯酚类衍生物: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17),香草醛(vanillin,18),对苯酚(1,4-benzendiol,19),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20),3,4-二羟基苯甲醛(3,4-dihydroxy benzaldehyde,21),对二甲氧基苯(1,4-dimethoxybenzene,22),2,5-二甲氧基间苯二酚(2,5-dimethoxyresorcinol,23) 。化合物7,12,13,15,16,19-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从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考察23个化合物的抗补体活性,结果显示黄酮类化合物和部分生物碱是其发挥抗补体活性的主要成分。其中,阿福豆苷(3)在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对补体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CH50值和AP50分别为0.125±0.242 mg/ml和0.242±0.004mg/ml)。另一些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较好的抗补体活性:槲皮苷(1, CH50=0.246±0.013 mg/ml和AP50=0.439±0.031 mg/ml),槲皮素(2, CH50=0.157±0.006 mg/ml和AP50=0.323±0.015 mg/ml),以及异槲皮苷(4,CH50=0.260±0.242 mg/ml和AP50=0.511±0.004 mg/ml) 。初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槲皮苷、阿福豆苷和异槲皮苷作用于所有检测组分(C1q,C2,C3,C4, C5和C9),槲皮素选择性作用于C1q,C2,C5和C9,另一具有较好抗补体活性的化合物木犀草素选择性作用于C2,C5和C9。选取槲皮素和槲皮苷作为代表性黄酮,进行了抗凝血作用研究,发现槲皮素、槲皮苷对于凝血系统没有副作用。对鱼腥草中部分化合物也进行了抗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洋芹素、头花千金藤二酮、1,4-二甲氧基苯等具有较强的抗HBV活性;抗菌活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马兜铃酸内酰胺、头花千金藤二酮、香草醛和催吐萝芙木醇等。3.鱼腥草总多糖抗补体药理作用研究鱼腥草总多糖为深棕色粉末,蛋白质含量:6.17±1.93%;糖醛酸含量:37.36±5.83%;糖含量:77.21±2.84%。完全酸水解得到糖组成主要有Glu:Gal:Ara:Rha=3.40:2.14:1.17:1.00,及少量Man和Xy1。初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鱼腥草总多糖主要作用于补体系统的C3和C4组分。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考察鱼腥草总多糖在体内对于急性肺损伤的综合防治作用,以及体内的抗补体作用。结果表明,鱼腥草总多糖可以减少体内补体水平的消耗,显著改善4h血清中补体成分C3、C4的下降,减少肺水肿的程度,改善肺部的过氧化程度(即,升高肺灌洗液中SOD活力,降低其MDA水平)和炎症症状,减少肺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聚集。选用Wistar大鼠,以腹腔注射LPS制备大鼠发热模型。鱼腥草总多糖灌胃给药,连续6h监测大鼠体温变化。结果证实口服鱼腥草总多糖后,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均有较好的解热作用,明显抑制了补体的活化,且显著地抑制了外周血中白细胞增多。说明鱼腥草总多糖能缓解由LPS注射所引起的体内炎症程度和发热程度。经实验证实,鱼腥草总多糖在体外对经典和旁路途径激活所引发的细胞溶血均有抑制,在体内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和发热均具有防治作用。这说明,鱼腥草在体内发挥抗炎解毒药效可能与其抗补体作用有关。本文以凝血酶试剂考察了鱼腥草总多糖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鱼腥草总多糖与肝素不同,无抗凝血作用。预示着鱼腥草总多糖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4.新疆紫草总多糖的抗补体药理作用研究新疆紫草总多糖为棕色粉末,蛋白质含量:9.37±1.85%;糖醛酸含量:24.37±1.56%;糖含量:76.36±0.93%。完全酸水解得到糖组成主要有Ara:G1c:Gal:Man:Rha=3.69:2.57:1.47:1.20:1.00,及少量Fuc和Xy1。紫草总多糖在体外也显示出了较强的抗补体活性(CH50=0.12 mg/ml,AP50=0.52 mg/ml)。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研究新疆紫草总多糖在体内的抗补体活性和对于急性肺损伤的作用。结果显示,新疆紫草总多糖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损伤状况,在体内抑制补体过度激活。选用Wistar大鼠,以腹腔注射LPS制备大鼠发热模型。结果证实口服新疆紫草总多糖后,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均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在体内可能抑制补体过度消耗。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中药发挥清热解毒作用可能和补体抑制机制相关。5.抗补体测定方法学考察及用于鱼腥草质量控制初步研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鱼腥草药材的提取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Ⅷ C的《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以鱼腥草为供试品,以肝素钠为阳性对照,对抗补体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抗补体活性测定方法精密度高,耐用性良好,能较为客观、准确地测定样品的抗补体活性,便于操作。对于鱼腥草药材抗补体活性和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鱼腥草总挥发油没有显著的抗补体活性;11批鱼腥草总多糖和总黄酮均具有较好的抗补体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总黄酮部位的抗补体活性与该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经典途径的相关性RCp=-0.736,旁路途径的相关性RAp=-0.844);总多糖部位的抗补体活性与该部位的糖醛酸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RCP=-0.922, RAP=-0.686)。但药材的抗补体活性与活性成分含量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绝对值不足0.5,说明鱼腥草药材的抗补体活性可能是多种物质基础协同作用的结果,单一有效成分含量高低并不能代表整体药效。对于11批鱼腥草药材进行了抗补体活性的测定,考察了抗补体活性测定方法对于鱼腥草药材质量控制的适用性。结果显示,鱼腥草药材经典途径抗补体活性CH50值不得高于1.618 mg/ml,旁路途径抗补体活性AP50值不得高于4.198 mg/ml。体内药效评价结果表明,中药清热药效可能与其抗补体作用机制相关。鱼腥草总多糖以及部分黄酮类化合物、紫草总多糖抗补体作用显著、作用靶点明确且无副作用,是有开发价值的补体抑制剂;尤其是鱼腥草总多糖和紫草总多糖,可作为防治急性肺损伤和解热的候选药物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并且,我们发现,抗补体活性与单一活性成分含量相比,能更客观地反映鱼腥草的清热药效和内在质量,可作为鱼腥草等清热解毒中药的质量评价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为考察溶胶-凝胶法SiO2溶胶制备中反应物比例及反应条件对溶胶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硝酸为催化剂制备了SiO2溶胶.结果表明,在保持其他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
为了改善加热直流电压极化以及等幅脉冲电压极化两种极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渐增式脉冲极化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并组建了系统,整个系统由计算机、数模转换卡、功率放大器和极
基于Matlab软件包,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时的冲击信号进行了冲击响应谱计算软件的开发.利用改进递归滤波器方法分析单自由度二阶系统冲击响应谱计算原理,对软件的编制、
披针新月蕨(Abacopteris penangiana (Hook.) Ching)是金星蕨科新月蕨属植物,在我国土家族、苗族的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为了系统揭示传统药用植物披针新月蕨的生
在利用AutoCAD进行地形图采编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大量的、重复性的地形图符号。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地形图符号库,能够方便符号的使用,有效提高编图效率。本文阐述了有关地形图符号的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在AutoCAD中利用自定义的方式制作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的方法。
本文对河北行唐县的水文地质特征包含含水层、补给、径流特征进行概述,并对水文潜力进行了评价。
烧结工序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耗能环节,其能耗通常要占到钢铁企业总能耗的10%左右,仅次于炼铁。在烧结过程中的能耗基数较大,降低烧结过程的能耗量,对减少企业成本有重要
研究以非线性方程描述的飞机在操纵面发生损伤、卡死等故障时的自适应观测器诊断方法.通过引入有效性因子表征操纵导数变化的程度,将飞机操纵面故障诊断转化为具有未知参数的
通过室内实验、理论计算确定流体非达西渗流的启动压力梯度,确定建立了有效驱替压力系统下的合理井距。研究表明,影响低渗储层驱替压力系统建立的最主要因素是启动压力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