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微热管传热性能优化及其应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888t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功率LED可以在车头大灯、街灯、室内照明和景观灯等场合应用,具有驱动电压低、体积小、寿命长以及能效高等优势,是很有前景的人工光源。但是现有研究水平下,其70%-85%的输入电能都转化为了无用的热,加之LED芯片体积很小,依靠自身散热困难,导致其结温升高,进而影响其寿命和可靠性。因此,大幅度提高LED散热速度,是高功率LED广泛使用过程中亟需达到的目标。平板微热管和均热板是一类基于气液两相流的被动传热器件,近年来被用于控制LED器件的结温方面。但是这类器件的微小化也为其制造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微器件的尺度效应,表面特性对其传热性能影响增强。本文采用硅作为LED和平板微热管集成制造中的基板材料,Pyrex7740玻璃与硅基板静电键合实现微热管的封接。硅基板的一侧是刻蚀的沟道,起到吸液芯的作用;另一侧是LED芯片的固晶电极,由此实现LED和微热管的一体化。为了提高微热管的传热性能,采用了贝壳型盖板和在沟道表面沉积石墨烯两种优化方法。其中贝壳型盖板可缩短液态工质从凝结到落回沟道的时间,而石墨烯改性的表面具有疏水性,选择性在热管的冷凝段沉积石墨烯,可促进热管工质的循环。本文还针对3W LED模组,设计并制造了集成LED芯片和热沉的均热板。搭建了测试平台对研制的传热器件进行传热能力测试,其中微热管使用恒温水作为冷却装置,测试环境为真空。测试结果表明,当输入功率从1W变化到5W时,贝壳型盖板微热管蒸发段的温度总是低于平盖板微热管的,当输入功率为5W时,贝壳型盖板微热管的蒸发段温度比平盖板微热管的低7.8℃;沉积石墨烯微热管的蒸发段温度比无石墨烯微热管的蒸发段温度低7.3℃。所设计制造的集成均热板尺寸为28.0mm×14.60mm×7.3mm,重量不超过5g,使用测试平台对其进行散热性能测试,在室温为20-C,无强制风冷条件下,仅依靠集成的热沉来散热。测试结果表明,其垂直热阻可以达到小于1°C/W,输入功率为3W时,芯片附近最高温度可控制在65℃以下,实现了对3W高功率LED模组的有效散热,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制造了应用于高功率LED器件散热的LED-微热管一体化模组和集成均热板。测试实验证明,所设计的贝壳型微热管盖板和沉积石墨烯硅基板都可以提高微热管的传热效率。同时,针对3W LED的集成均热板也能实现较好的散热效果。上述研究结果对高功率LED器件的热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封装器件的热应力分析及焊点可靠性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器件级芯片的热应力分析与焊点的疲劳寿命预测主要通过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和热循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表现出创新化、多元化、一体化、自由化的特征,金融分业经营受到巨大的挑战。金融服务领域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与保险业相互渗
在课堂上,当前落实新课程标准成为全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新时期政治课教学方法应该如何改革,才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呢?笔者认为,要尽快构建适应时代需要
目的:探究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意义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32例进行研究分析,全部患者均处于急性发作期,行CT和MRI检查,
通过对目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概述,了解其研究现状,发现各方法的不足。建议在本领域研究中应将信号检测方法与信号验证性研究两者相结合,取长补短,从而得到确切的不良反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相继出台,《“十三五”广东省科
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合信号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采用数字辅助单元来完成电路的设计,如在模数转换器中采用数字校准模块,更有些将电路的大部分功能数字化,如全
推帚式高光谱成像仪采集的短波红外图像数据具有波段多、光谱分辨率高、图谱合一等特点,可获得近似连续的地物光谱信息,对地表覆盖的识别能力强。短波红外图像预处理是定量化
文化扶贫是新形势下全面消除贫困的战略性选择,是扶贫的治本之策。地方院校作为当地的教育科技和思想文化中心,在文化扶贫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应当积极探索地方院校农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