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外汉语由于当地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在文化认知和语言表达方式上肯定会出现同大陆标准普通话使用者不同的地方。为了更好地融入所在国文化和社区中,海外华人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文化认同,平衡母语文化和所在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习和吸收所在国的语言表达形式,不断更新自身的语言系统。这个过程可以看作华语在海外的“本土化”过程,而在这个不间断的“本土化”过程中,产生了本文要讨论的“国际汉语”。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多元文化和多语种国家,在其国家的语言政策中将汉语作为该国的社区语言。所以在“国际汉语”的视角下,调查和分析澳大利亚华人社区语言使用情况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主要使用了文献研究法,语料收集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四种研究方法搜集语料,借助Excel(2010)软件统计分析所有取得的数据,对南澳大利亚地区华人社区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澳籍华人长期生活在英语语言文化环境中,语言的使用情况正在发生演变,并且产生了一些特色的语言现象。英语已经成为华人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华语仍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但是在不同代系、不同场合的使用存在一定差异。英语主要在公共场合使用,而华语在家庭范围使用的频率更高。在老、中、少不同年龄阶段的澳籍华人中,汉语的使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当地大部分华人对华语在未来的发展持有乐观的态度。他们并没有放弃华语作为实际交际工具和承载民族情感的双重作用。在论文的第三章简要讨论了南澳地区华人语言使用的习惯,详细分析了当地华人社区的特色词汇及其成因,并对这些特色词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了解汉语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特点,调查海外各华人社区语言使用情况和现状,分析其背后的成因及文化内涵,对于海外汉语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教材编写本土化、师资培训针对化等领域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指导意义。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论文中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地方,有待进一步的实例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