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激素是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向自然环境释放的以及自然界本身存在的,会对人体或动物体内自身正常激素分泌产生影响的外源性干扰物质。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环境激素被释放到环境中。由于环境激素特殊的物化性质,其具有很高的环境滞留性,能借助食物链不断富集。环境激素对人体各大系统均具有较大危害,且有致癌作用。因此,开展环境激素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环境激素中内分泌活性最高的17β-雌二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电化学传感检测平台。检测平台分别从液体传输管路、电化学检测池结构以及平台自动进样功能实现等方面展开设计。平台核心部件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聚合法进行制备,并对其制备参数进行优化。采用传感器性能优化后的检测平台试验,研究了电化学传感器对环境激素的传感特性。通过使用实际食品样品进行加标回收法检测,验证了检测平台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电化学传感检测平台。从液体传输管路、电化学检测池等部分对硬件系统进行设计。电化学检测池可以合理安放循环伏安法三电极,并采用压力密封以及螺纹加密封胶带密封,确保检测池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更高。根据检测工作流程设计液体传输管路,管路包含检测支路以及干燥支路。软件部分以LabVIEW软件作为开发平台,编写了检测系统的人机交互控制界面。软件主要功能包括系统参数设置、按键控制和液体传输管路控制。2)采用电聚合法制备电化学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17β-雌二醇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纳米多孔金膜修饰敏感元件载体电极,提高电化学传感器性能。以电化学传感器对标准浓度17β-雌二醇的响应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溶剂为乙腈,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比例为1:10,循环扫描次数为75次等制备条件。优化后,传感器对标准浓度17β-雌二醇的响应从0.09μA提升到了 0.913μA。通过完成平台检测时长优化试验,得出传感器最优吸附时长为35分钟,最优洗脱时长为30分钟。采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以及扫描电镜与能谱对传感器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表面形貌以及表层元素含量均符合理论分析。3)使用检测平台对传感器性能进行检测。传感器在17β-雌二醇浓度为1×10-12至1 × 10-5 mol/L范围内,传感器响应值与17β-雌二醇浓度对数成正相关关系。信噪比为3时,传感器检测限约为1 ×10-13mol/L。分子印迹传感器对壬基酚、炔雌醇以及双酚A的选择因子分别为8.7、14和7.0,对比非分子印迹传感器,分子印迹传感器相对选择因子分别为5.1、8.4和9.6,分子印迹传感器选择因子与相对选择因子都远大于1。在重复性与可重用性试验中,传感器重复性评价指标R分别为98.86%、98.59%以及99.01%。传感器在第二周和第三周仍保持在89.81%和81.54%的响应值。上述结果表明,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以及稳定性与可重用性。在实际食品样品加标回收法检测中,三种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5.1%~10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6.09%。本论文研制的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电化学传感检测平台应用于食品样品中17β-雌二醇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为后续环境激素检测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