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图像、音乐、动画等其他非语言符号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广告语篇当中,单纯从语言角度已经不能对广告语篇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必须把多种媒体和多种模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解读,这时传统的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法显然不能达到要求,需要架构新的能够解读多种模态语篇中多个符号系统的语法体系。近年来,全球汽车工业不断发展,汽车广告作为汽车品牌文化推广及新款车型推销的重要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甚至已经成为各类媒体广告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德国作为首屈一指的汽车大国,对汽车广告的需求不言而喻,因此对德语汽车广告的语篇分析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汽车平面广告是集文字,图片,色彩和空间分布等各种符号系统于一体的典型的多模态语篇,这些符号系统相互聚合、产生合力来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加深消费者对广告的印象,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最终达到说服购买的目的。不同于报刊杂志中其他的广告产品,汽车产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交易额相对较大宗,作为消耗品的循环周期较长,对广告的质量要求也较高,如何在有限的篇幅范围内达到吸引注意及强烈劝说目的,是本文研究的初衷。Kress&van Leeuwen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比照功能语法中的三大纯理功能理论(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谋篇功能)建立了分析视觉图像的语法框架,为图像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本文在内容层面以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提出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对德语汽车平面广告进行多模态语篇分析,对图片所产生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进行解释,为以后的汽车广告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借助Royce的符际互补理论分析符号系统如何相互聚合、产生合力来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以此揭示汽车广告如何运用文字和图像的手段影响读者的态度和行为,达到劝说的目的。作为崭新的探索,本文在表达层面还引入了广告心理学相关理论,从媒体角度研究广告的效应以及对实现语篇整体意义的作用。本文将检验以上理论框架及对汽车广告语篇的解释力,证明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对德语汽车平面广告的语篇分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丰富广告语篇分析的研究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