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发挥了解决信息不对称、控制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凸显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和不足。此次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而本身具有顺周期特征的巴塞尔资本协议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随后资本缓冲逆周期监管被引入到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监管框架中,以减弱银行资本缓冲的顺周期性,提高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样本银行在区域、时间和规模等方面的差异性,国内学者对资本缓冲周期性的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甚至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为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亲周期内生性原因和外生性原因理论出发,进一步分析不同银行类型、不同时间阶段和不同监管制度下资本缓冲周期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开展相关实证研究,尝试性地考察2013年《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缓冲受到的影响,为银行和监管部门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本文梳理总结在资本监管的约束下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的内生、外生性原因的理论,并分析了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逆周期监管机制。(2)本文基于国内16家上市银行2005年到2014年间的动态面板数据,主要利用广义矩方法(GMM)对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样本银行的资本缓冲在经济扩张期是逆周期性的,而在经济衰退期表现为顺周期性;不同银行在不同的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周期性特征。(3)本文从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两个因素实证分析了资本缓冲周期的影响来源,实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和不同类型的银行,两个因素对资本缓冲周期性的影响不同。(4)通过对中国上市银行缓冲周期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供监管部门参考,如监管当局应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建立基于动态监测的动态监管机制,及时对银行风险发出预警;监管当局应引导建立补充资本的长效机制,疏通银行的外源性融资和内源性融资的渠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