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异常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出现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胰腺出血坏死,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AP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20%~30%会发展为SAP,SAP病情极为凶险,且发病机制复杂,通常伴随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全身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临床现阶段尚无有效的治疗此病的方法。因此,深入研究AP的发病机制及相关调节机制,为该病寻求新的有效的诊断及治疗靶点,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大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温散寒凝以开闭结,通下积滞以畅肠胃之效;现代研究表明,大黄附子汤能有效阻滞消化酶及各种炎症因子从腺泡细胞释放,从而腺泡细胞得到保护,中医学上常用该方来治疗SAP等急危重症。本研究旨在探求急性胰腺炎可能的发病机制,同时也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新的思路及新的干预靶点。目的:探讨CCN1对急性胰腺炎小鼠病情发展的影响及其调控靶点;探求大黄附子加味方(DahuangFuziJia Wei Decoction,DHFZ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雨蛙肽构造小鼠AP模型;腹腔注射雨蛙肽+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造小鼠SAP模型;眼眶静脉注射腺病毒构造过表达CCN1基因小鼠模型;用灌胃法给小鼠灌注大黄附子加味方汤剂;生化方法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淀粉酶值;观察评判并统计各组小鼠胰腺组织的病理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仪(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各组小鼠胰腺组织及肝脏组织CCN1及相关炎症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胰腺组织及肝脏组织中CCN1蛋白的表达量: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统计胰腺组织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渗出情况,并观察CCN1蛋白的表达部位;结果:1.AP组小鼠血清淀粉酶值较对照组小鼠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小鼠胰腺组织病理改变(水肿、腺泡坏死、炎症浸润及空泡形成)较对照组而言明显加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小鼠血清淀粉酶值较空载体组小鼠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相比较空载体组而言,病理改变(水肿、腺泡坏死、炎症浸润)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相比,胰腺中CCN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小鼠肝脏组织、胰腺组织中CCN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空载体组,胰腺组织中CCN1蛋白表达量也显著高于空载体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N1蛋白主要表达于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的胞浆内;与空载体组相比,过表达组小鼠胰腺组织炎症的减轻表现在中性粒细胞渗出的减少,而非巨噬细胞。2.DHFZD组小鼠血清淀粉酶值较SAP组小鼠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8486);DHFZD组小鼠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水肿、腺泡坏死、炎症浸润、空泡形成情况)均较SAP组小鼠好转,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情况则无明显改善;DHFZD组小鼠胰腺内CCN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较SAP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HFZD组小鼠胰腺组织的IL-1β mRNA、TNF-a mRNA表达量较SAP组降低,而IL-10mRNA表达量较SAP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AP组相比,DHFZD组小鼠胰腺组织炎症的减轻表现在中性粒细胞渗出的减少,而非巨噬细胞。结论:CCN1可以通过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进而减轻小鼠胰腺组织的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减轻其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有望为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大黄附子加味方也会通过减轻小鼠胰腺组织内的炎症反应来发挥对小鼠的保护作用,而这种保护作用很可能与大黄附子加味方升高了小鼠胰腺组织内的CCN1表达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