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完善的民主制度是一个国家全面发展的标志。建国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是快速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了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影响了民主自身以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对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厘清社会主义民主的涵义。民主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因此搞清楚民主的涵义对于正确认识民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在分析传统民主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民主涵义的一个新的视角——从民主政治的基本关系中来认识民主的本质及其涵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认为社会决定国家,国家民主的发展应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核心;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认为权力是权利的让与,权力的行使应以保证权利为其本质内在的要求;权力与权力的关系,认为民主实质上就是权力的分配及其运用,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就是求得权力的正确配置和运用。总之,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就是通过权力的正确配置和运用,求得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从而最终实现社会对国家的参与与控制,实现“自由的人”的社会。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状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民主政治发展的不足:不充分性和不成熟性。其主要表现为:民主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政治体制不健全,在现阶段民主政治的建设中,主要表现为:党政关系不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完善、政协制度不健全;民主机制不健全,民主机制作为民主顺利实施的保证,对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民主机制还很不健全。本文在民主机制产生的两种基本形式——自生性和他生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民主机制形成的过程,指出我国政治机制不健全的主要表现是: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作为民主政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参与还不成熟,工农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欠缺,并且很不成熟,新兴阶层有着强烈的参政欲望却找不到有效的参政议政渠道,知识分子参政的主体意识和自身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但给予知识分子民主议事的制度还很不完善。 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改革和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些对策和看法。这也是全文的重点。在此部分首先对于民主理论的完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民主理论的研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民主学;其次是拓宽民主政治的研究范围,特别是对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民主与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整合问题、公有制与民主的问题、国家民主与社会民主的问题;最后认为研究民主问题必须有一个新的视野:在广度上宏观民主、中观民主、微观民主共同研究和推进:在深度上加强多学科角度的研究,从不同方面加深对民主的理解。 在完善民主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对如何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分析。首先是理顺党政关系,在正确界定党政关系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学术界出现的各种完善党政关系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党政关系一种新看法—一建立合理的权力转化机制;其次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传统的理论认为完善人大制度主要是从制度上完善而忽视了其法理基础,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完善人大制度主要是人大制度民主合法性的价值与制度构建以及宪法制约性及制度构造:完善政协制度,认为只能在体制内通过对各种机制及制度的完善来进行;完善民主机制,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各种民主机制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权力制约机制进行了洋细分析,认为理论界提出的三种制约模式必须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一个适合我国的模式,并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各种途径,完善政治参与机制;进行政治引导,实现政治参与的制度化,逐步完善我国的政治参与。 最后是全文的结论,认为:我国目前的民主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契机,完善民主制度,使社会主义民主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