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证券化是二十世纪国际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外已是一项成熟的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也已成为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所必备的技术。在我国,资产证券化经过多年的探讨与研究,于2005年3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首轮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但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的银行资产证券化进程一度中止;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我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功能越来越为市场所需要。目前,我国第三轮银行资产证券化已于2012年正式启动。   本文利用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借鉴结合国外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经验,针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基本发展状况,分析了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并由此展开思路,依次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产品选择,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最后一章对我国两家资产证券化的案例按照上述经验进行总结,从风险收益角度对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对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知识、人格和文化的统一,高职院校必须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在分析高职院校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时,对隐性课程的含义及其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提出高职院校应当提高认识、改变理念,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所具有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综合素
伴随着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无法用传统金融学理论解释的市场溢价效应,行为金融学这一新的金融学理论分支开始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是广泛关注。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不同
学位
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贸易的形式日新月异,国际贸易由最初点对点的少数邻近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发展为如今的全球化贸易。为了应对现代化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急需变革,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