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单位-街居制”一直是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基本形态。这种行政化色彩浓重、行政职能突出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促进了城市社区的发展与治理水平的提升。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的“单位-街居制”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阻碍着城市社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社区已经成为了承载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场所,汇聚居民各类利益诉求的主要平台。社区治理程度的好坏与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党和国家行使各类行政职权的民生根基。因此,加强社区治理模式建设,改进社区治理手段,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展开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改进社区治理手段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并积累大量的、符合城市发展实际,契合社区发展规律的治理经验。本文在系统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吸收借鉴其他典型城市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北省宁晋的社区管理现状的深入调研与分析,找到了阻碍河北省宁晋县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政府当家、居民做主、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原则指导下,宁晋县以东城社区为试点,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宁晋发展实际,满足宁晋居民利益诉求的社区治理创新发展之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