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教育政策,我国1994年开始试点高等教育收费(双轨)到1997年全面并轨,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建立。推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但近年来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也带来了关于效率和公平的争议,特别是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关注。教育机会的均等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仅仅依靠市场经济是无法自动实现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收费制度的改革必须要有配套的学生资助制度才能实现教育的公平。国际上通行的学生资助的模式和方法很多,但每一种资助都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实效。伴随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实施,我国自1999年以来建立和推行以“奖、助、贷、勤、补为主的多元化的学生资助体系。试图在高等教育的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求平衡,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与现实的需求和教育公平的理想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探索和完善大学生资助方式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依据,从公平的视角对高校学生的资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高校收费制度下大学生资助的意义和对策。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交待了写作的意图、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概述,介绍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观点,回顾了我国高等成本分担政策的实施过程。第三部分是对学生资助方式的探讨,强调完善学生资助方式是推进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基础和前提,并对国际学生资助方式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我国学生资助方式的演变和选择。第四部分是学生资助问题的调查分析和讨论,通过对有关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比较强烈,都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升社会地位,获得较高的收入:同时对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意义是认可的;绝大多数同学己接受付费上学观念,但认为目前收费标准过高,而且大部分同学认为我国学生资助制度离现实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第五部分是建议和对策探讨,主要围绕高校学费标准的制定,高校经费的筹措、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贫困学生心理的关注以及勤工俭学工作等几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