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循环经济是缓解生产和消耗之间矛盾的有效发展模式,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静脉产业是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静脉产业园则是静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本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静脉产业发展情况,总结了国外静脉产业的发展经验和国内静脉产业发展的不足。选择了物质流分析和能量流分析两种方法作为静脉产业园建设水平的评价手段,阐述了两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指标体系以及指导意义。本论文以苏州吴中静脉产业园作为研究实例,介绍了该静脉产业园的基本情况,并对该静脉产业园进行了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以及环境效益分析,认为: (1)静脉产业园作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态工业园模式,对于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保障环境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应建立在保障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是将现阶段不能循环利用的废物进行有效收集和安全处置。 (3)我国的静脉产业发展在法律建设、政策支持、综合管理、技术研发及公众参与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有待提高。 (4)苏州吴中静脉产业园的物质生产率水平较低,单位产值能耗偏高,这与园内垃圾填埋、焚烧处置的公益性质有关,但其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5)产业园在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存在着余热利用率不高问题。 基于此,建议静脉产业园建设除保障环境安全外,应该建立有效的盈利模式;注重示范教育和宣传沟通功能;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引入资源利用、余热利用类项目,提高物质生产率水平,降低单位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