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脑血管病在大多数国家死因顺位居前三位,幸存者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当前对脑血管的预防、治疗效果虽有一定的提高,但无突破性进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其发病机理认识不清。近20年来,人们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角度对于脑缺血的发病机制、病理过程进行研究,认为脑缺血损害涉及到自由基损伤、能量耗竭、钙超载等问题,与兴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内皮素等关系密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许多分子介导、参与了脑缺血损害过程,其中对细胞跨膜信息传递的研究认识到不仅在神经系统乃至整个生命活动中都起着极为基本和重要的作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信号转导异常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缺血性脑血管病最核心的问题是神经细胞损害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重要任务是保护和恢复神经细胞功能,神经保护药物可以增强神经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而最终促进功能恢复,研制临床行之有效的神经保护药物仍是当今神经学科领域的重点。许多神经保护剂虽然在Ⅱ、Ⅲ期临床研究中看到希望,但因药效/毒性、副作用等原因使其进一步的研究受到限制。中药复方具有多组分、多环节、多靶点的治疗优势,有可能成为今后神经保护剂的突破点,将神经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理念引入中医药的发展进程中,这样更有利于弄清疾病发生、发展以及中药治疗的分子机制。本课题观察急性缺血后海马、皮层MARCKS磷酸化及其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缺血损害的关系,从蛋白、基因水平探讨与证实中药对脑缺血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并进一步探讨脑缺血损害毒损脑络的理论观点。具体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及相关实验:1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表现采用同种系体外微栓子注入法(改良Kaneko法)复制急性多发脑梗死大鼠模型,根据Bederson评分标准,对模型组大鼠进行神经系统症状观察,发现造模后大鼠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2急性缺血海马、皮层MARCKS磷酸化及其基因表达动态变化应用光学显微镜(HE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发现造模后大鼠组织形态学发生了明显的缺血损害,脑缺血易损区海马、皮层急性缺血损害的发生、发展基本同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急性缺血后各时点大鼠海马、皮层MARCKS、p-MARCKS蛋白表达变化,在海马和皮层神经细胞胞浆、胞膜中均观察MARCKS、p-MARCKS的表达,MARCKS、p-MARCKS蛋白在患侧海马、皮层的表达均为过高表达,缺血24h均变化最显著(P均<0.05);应用半定量PCR法检测缺血各时点患侧海马、皮层MARCKS mRNA表达水平,发现MARCKS mRNA在海马、皮层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