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在诸多学校体育工作中,高校运动会开幕式的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是需要多种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综合性教育实践工作,是运动会开幕式的重头戏,是学校体育的亮点,是弘扬体育精神、展示学校办学实力、展演体育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一个平台。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不仅要突出体育运动特点,而且要具有更高的艺术性。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不仅要展示学校办学实力、体育教育教学成果和彰显校园文化,更激发和引导大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和行为。因此,从高校运动会开幕式表演视角下,探究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对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运动会开幕式前后,通过对石家庄市区11所高校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对不同大学生人群在运动参与程度、途径和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与作用的研究,揭示了运动会开幕式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的功效和体育艺术类项目发展的目标,为丰富国内体育艺术类项目理论与技术开发、教学和训练体系构建,以及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推进体育艺术类项目开发与教学实践提供创新思路。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评述了运动参与、体育艺术类项目、运动会开幕式与表演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运用访谈法咨询了关于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对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研究思路、方法和理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石家庄市区11所高校的体育教师调查发现,高校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形式与内容以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为主,开幕式表演内容选择和效果预期基本达到体育艺术类项目教学和表演的目标要求。高校运动会开幕式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活动的组织方法和体育课选项必修课管理要求阻碍了大学生运动参与热情。通过运动会开幕式前后的两轮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对学生在运动参与途径、运动参与程度和运动参与认知等方面存在影响作用,影响程度普遍存在运动会后强于运动会前的现象,总体上,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对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在“体育课选项”、“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赛事表演欣赏”等三种参与途径的影响较大,在“运动竞赛”和“体育用品消费”等两种参与途径影响较小;对表演参与者在“体育课选项”、“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赛事表演欣赏”等三个方面的影响程度强于观赏者;对表演参与者在“参加体育艺术类项目学习兴趣”方面有很大影响,表演参与者在“运动参与频数”、“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和“运动参与效果”等方面的影响明显强于观赏者;对学生在“运动参与认知”、“运动参与情感”和“运动参与兴趣”等方面普遍具有影响作用,表演参与者在“运动技能增加”、“体育艺术类项目欣赏能力提高”、“体育艺术类项目学习兴趣”和“运动个性养成”等方面的影响较明显,观赏者在“体育知识增加”和“体育艺术类项目欣赏兴趣”方面的影响较大,在运动参与情感方面没有发现较明显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该逐步加大体育艺术类项目的教学、训练和表演投入,加强体育艺术类项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体育艺术类项目教学、训练和表演的宣传,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开发精彩的体育艺术表演形式,同时应该大力支持和组织高校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和各类体育艺术表演欣赏活动的开展,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增加体育艺术类项目表演的机会和频率,引导大学生体育艺术类项目社团开展活动,调整公共体育选项必修课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