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应用碘酊对兔游离皮瓣的影响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癌症的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仍是乳腺癌治疗的基本模式。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乳腺癌患者常用的手术方式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影响乳腺癌术后切口愈合及后续治疗,至今临床上也没有令人满意的防治积液的措施。  目的:  通过构建新西兰兔的皮下积液模型,分别将生理盐水和2%碘酊应用于游离皮瓣处,探究2%碘酊对皮下积液及皮瓣愈合情况的影响。  方法:  将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A、B、C、D四组,A、B两组为对照组,C、D两组为实验组。生理盐水处理对照组游离皮瓣,2%碘酊处理实验组游离皮瓣。分别于术后第3天处死A、C组,术后第5天处死B、D组,测得每只兔的体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皮下积液量,并对游离皮瓣处组织的增生血管及胶原纤维进行检测。将所得数据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1.C、D组皮下积液量少于A、B组有统计学意义(A vs C,P=0.029;B vs D,P=0.001),且C组皮下积液量少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B vs C,P=0.005);  2.C、D组增生的胶原纤维及血管数量均高于A、B组有统计学意义(A vs C,P<0.001;B vs D,P<0.001),且C组增生的胶原纤维和血管数量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B vs C,P<0.001);  3.D组增生的胶原纤维及新生血管数量高于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B组增生的胶原纤维和血管数量与A组无明显差异(P=0.520;P=0.208)。  结论:  局部应用2%碘酊可以减少新西兰兔模型的皮下积液量,促进创伤皮瓣处胶原纤维增生,诱导形成新生血管,使手术区域的皮瓣粘连,进而促进伤口愈合。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中国南方汉族人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家系NPHS2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根据
学位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总人口的2.5%。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引发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正在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