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而学术界通常比较关注留守儿童消极的一面。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本研究则基于留守儿童所经历的生活事件,探索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两种积极品质的发展。留守儿童能否在不利的环境中发展良好,其心理弹性状况是关键要素。而留守儿童对自己生活的评价,又决定着个体在生活中体验了更多的快乐还是痛苦,如果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较高,体验到更多的快乐,他自然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行为问题也会减少;反之,如果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较低,经常体验到负性情绪,那么他通常会表现出一些心理或行为问题。因此,主观幸福感作为反映个体对自己生活评价的指标,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心理学变量。本研究则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对三者间的关系进行探索,以期为以后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及提高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提供思路。本研究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河南省三所农村中学的98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留守、非留守儿童在生活事件及其各因子上差异显著;留守、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的家庭支持维度上差异显著,而在心理弹性及除家庭支持外的其他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留守、非留守儿童在家庭满意度、学业满意度、自由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及总体生活满意度、负性情感、总体主观幸福感上差异显著。(2)留守儿童在生活事件的受惩罚及其他因子上,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人际协助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留守儿童在生活事件及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其他因子上,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维度上,生活满意度的学业满意度与环境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不同父母外出状况的留守儿童,其生活事件总分及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其生活满意度及学业、自由、环境满意度也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联系、团聚频率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状况。(3)留守儿童的生活事件、心理弹性及主观幸福感两两相关,生活事件的其他及健康适应因子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生活事件的其他因子、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及其他因子对留守儿童的负性情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的不同纬度对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4)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