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90%的患者在确诊时为进展期胃癌。虽然胃癌的综合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手术治疗仍是胃癌病人获得治愈的最佳途径。微创外科是近20年来正在高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微创外科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它的快速发展影响着外科医生的手术观念和手术方式,为外科治疗翻开了另一篇章。随着新材料、新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手术器械不断更新,腹腔镜已成为胃肠手术变革性的进步。自1994年Kitano等首次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来,由于其相对于传统胃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且能够治疗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胃癌患者,因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逐步地开展。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并对其进行对比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77例Ⅰ、Ⅱ期胃癌患者,39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38例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两组病例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总枚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腹腔引流液量的情况、术后急性反应期血液WBC数值、术后血浆白蛋白及总蛋白的情况、术后免疫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例数与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早于开腹组(P<0.01),且术后住院天数亦少于开腹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第1、3、7天腹腔引流液量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急性反应期血液WBC数值的比较:术后第1、3、7天腹腔镜组血液WBC数值比开腹组低,更接近生理正常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例血浆白蛋白及总蛋白数值的比较:术后第1、3天腹腔镜组血浆白蛋白及总蛋白数值比开腹组高,更接近生理正常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及血浆总蛋白的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免疫功能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外周血CD4+(%)CD8+(%)、CD4+/CD8+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第3、7天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相同的根治效果,并且术后恢复快、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