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加大改革的步伐,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早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满足不了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关系着高校的招生率,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发展程度,制度规范的完善情况,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多重现实意义。因此,为了规范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问题,本研究从现实角度出发,实地调查,以辽宁省四所高校为例,以“教育体制理论”为理论支撑点,对我国,特别是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制进行深入的探索。本文建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问卷法和访谈法,针对国内外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就业指导机构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主要是从就业指导的实施机构、管理机构和制度规范三个方面入手,旨在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使辽宁省高校能够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制,即“内外合作、合理定位、环环相扣、丰富内容”的实施机构,“独立设置、两级管理、专家辅助、优化师资”的管理机构,“职责制度明晰、工作制度全面、人事制度保障、评估制度完善”的制度规范,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建筑起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提供全面而富有层次的就业指导,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制的构建和完善,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前途,也关系到高校的发展态势、人力资源市场的充实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全面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制,不断完善机构,规范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