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otif of Crisis in David Lodge's Fiction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位有着国际影响的英国当代著名学者,戴维·洛奇(1935-)融多种身份于一身。出生于天主教家庭并一直关注天主教改革的洛奇是一个自觉意识很强的小说家,也是位学院派批评家和执教多年的高校教师。他的小说创作代表了当代英国文学界中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趋势,他的小说批评理论体现了英国小说批评对新批评、结构主义及巴赫金小说批评理论的借鉴和创新,对他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了解英国战后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理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我国的当代英国小说研究走向深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的洛奇研究方兴未艾。但回顾以往的洛奇研究历程,发现研究重心明显失衡,学者们大多关注洛奇的学院小说三部曲而较少涉及其宗教小说;从其作品的对话性、复调、戏拟、狂欢化、互文性等角度进行的形式分析多于对作品主题意义的挖掘;对其作品蕴含的危机意识及其代表的文化意义认识不足,更缺乏从思想意识的高度把他的宗教小说和学院小说相结合的主题研究。  本文针对国内外洛奇研究的弱点和盲点,以贯穿其创作的"危机"母题为主线,结合四部代表性作品分析其天主教小说中涉及的宗教危机,学院小说中体现的文学危机、文学理论危机和高等教育危机,挖掘作品的主题意义,阐释作品的对话性、复调性、狂欢化艺术形式后的思想动因,以及洛奇对危机问题所持的"双重意识"。解读洛奇作品中的"危机"母题,有助于理解现代西方文化危机的根源以及各种危机之间的相互关联,也有助于认识和应对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类似问题。  20世纪的西方社会危机四伏。危机感是许多现代小说的基本主题,更是贯穿所有洛奇作品的基本母题。基督教与古希腊罗马文化并称为西方文明的源泉和支柱,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人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基础。然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六、七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和享乐主义的风潮引发了西方社会普遍的宗教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天主教徒的戴维·洛奇更是深切感受到由第二次梵蒂冈会议(1962-1965)为导火索的天主教世界的动荡,并把他的关注和思考投入其作品中。随着文化生活中宗教地位的衰落,西方学者曾力图以文艺对人生意义的重新解说来取代宗教对社会的维系和聚敛功能,填补宗教冲动力耗散之后留下的精神空白。然而现代资本主义文化领域中文艺危机与宗教危机紧密相随。作为一位热爱创作的小说家和批评家,洛奇自然对文学的危机充满忧虑,对文学批评界兴起的"理论热"及文学批评的极端发展极为关注。此外,作为一位有着27年教龄的高校教师,洛奇对战后英国高等教育的兴衰感同身受,并把他对高校教育的观察与思考融入作品中。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引语部分先对国内外的洛奇研究进行了一番梳理,指出洛奇研究的弱点和盲点,然后介绍论文的选题、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一~四章作为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从宗教危机、文学危机、文学理论危机和英国高等教育危机四个方面对洛奇小说的"危机"母题进行层层分析。  第一章以《你能走多远?》为例,探讨洛奇小说中的宗教危机即天主教危机母题。本章首先回顾了20世纪下半叶以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为转折点的天主教改革及其影响,然后结合文本分析《你能走多远?》中作为个体的天主教徒对这一重大事件的反应,从而折射出"梵二"会议引发的宗教危机和信仰危机。洛奇的宗教小说没有突出灵与肉、善与恶、罪与救赎等常见的宗教主题,而是以教会的节育政策与教徒的婚姻生活之间的冲突为出发点,进而对一些根本性的天主教信仰进行更严肃的思考和质疑。小说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天主教世界的沧桑巨变,再现了宗教信仰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梵二"会议对天主教的影响、天主教徒在"后梵二时代"的焦虑和困惑以及寻找"新宗教"的努力。洛奇的"宗教危机"小说凸显了当代西方人宗教信仰及价值观的变化,能帮助更深刻地理解西方现代文明危机的根源和影响。小说叙事者既身居其内又置身其外的口吻巧妙地暗示了洛奇作为一名"不可知论的天主教徒"的宗教立场。  第二章以《换位》为蓝本,解读洛奇作品中的文学危机即小说危机母题。宗教的衰落伴随着权威的丧失、体制的解体和传统的流失。文学和艺术逐渐被赋予宗教对社会的维系和凝聚功能,人们企望从文学艺术中寻求人生意义,填补宗教信仰缺失所造成的精神空白。但上帝死了,文艺之神又焉能稳如磐石?文艺危机伴随着宗教危机。作为小说家的洛奇更关注由于影视媒体的兴起、小说自身的发展给小说创作带来的挑战。在《换位》中,洛奇以"元小说"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困境、现代主义的枯竭、以及如何写小说的困惑,并用自身的小说实践和小说成就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当代小说家指明了方向。  第三章以《小世界》为蓝本,分析洛奇作品中蕴含的文学批评的危机母题。作为一位多产的小说家和敏锐的批评家,洛奇一直试图在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间取得某种平衡。但随着现代文学理论的极端发展,这种平衡越来越难于维持。《小世界》作为洛奇学院小说三部曲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在嬉笑怒骂中反映了五花八门的文学理论对文学研究的"狂轰滥炸",文学批评从价值判断和追求真理转向了无意义的智力游戏,兢兢业业、安贫乐道的学者变成了寻欢作乐、纵横四海的浪子。长此以往,文学批评将走向何方?作为批评家的洛奇提倡"批评的多元化",但反对文学批评的极端理论化和抽象化,强调寻求价值判断和道德意义的人文主义和揭示小说艺术的形式主义批评的统一。对待文学理论洛奇采取"拿来主义";在他看来,文学理论存在的理由是有助于阐释文本。因此当文学理论发展到试图取代文本,试图用晦暗不明的术语吞噬文本时,洛奇的反应只能是"敬而远之"了。  第四章以《美好的工作》为范本,探讨洛奇作品中蕴含的高等教育危机母题。洛奇在伯明翰大学执教多年,亲身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罗宾斯报告带来的英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和80年代经济萧条和"撒切尔主义"影响下的英国高等教育的衰落。因此,高教危机也是洛奇的学院小说中一个反复出现的母题。《美好的工作》以1986年撒切尔政府命名的"工业年"为时代背景,从校园内外两个不同人物的视角,艺术地再现了经济危机和商业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反映了教育人才的流失及人文教育的边缘化等问题。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借助几位社会学家的思想分析了西方现代社会文化危机的根源和危机间的关联。基督教曾经为西方人提供认识世界的尺度。宗教地位衰落后,文艺就成为现代人寻求生存意义的"世俗宗教",文艺批评就是阐释"世俗宗教"的"世俗神学",而高校则成为研究"世俗神学"、寻求真理的"殿堂"。圣经有云:太初有道,道与神在,神就是道。道即语言(Word),上帝用语言创造世界,对上帝的质疑导致对语言的怀疑,而语言是文学之在。因此说,神的消失,既令世界失掉尺度,又模糊了人类生存意义,乃是西方文化危机的根本缘由。  洛奇的小说创作以艺术的形式充分展示了以冲突和对立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重重危机:宗教信仰与享乐主义,文学传统与创新,人文主义与解构主义,"象牙塔"与工业社会。双重/二元结构一向是洛奇的偏爱,但决定这种艺术形式的是贯穿其作品的危机母题,是洛奇面对危机时试图保持的"双重意识"和"矛盾身份"。上帝死了,但不意味着不需要信仰,因此洛奇自称为"不可知论的天主教徒";对于处在"十字路口"的当代小说创作,洛奇坚信"枯竭的文学"也是"再生的文学";面对五花八门的文学理论,批评家洛奇的选择是人文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统一;高等教育一方面要走出象牙塔,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但同时还要警惕商业化的侵蚀,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这是洛奇作为教育者兼旁观者的思考。
其他文献
词语搭配在当今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词语搭配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语料库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
为了促进Profibus和Profinet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增加专家与用户的交流,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于2008年3月31~4月4日,分别在北京、上海、西安组织3场“中国ProfibusProfine
模糊语言是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作为书面媒体的一种主要形式,新闻不仅给人们提供各种最新消息,也包括对时事新闻的评论。新闻语言力求准确,但作者发现中英文新闻
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曾率先推行投资包干制和招标承包制,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并推广“项目法”施工等一系列全行业的改
显示器是现代办公的常备品,在对其进行日常使用、维护与保养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针对业务高速化、多样化背景的LEO(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网络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复合分组调度策略和基于拥塞控制的备份路由方法相结合的路由算法,既保证了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
数码相机的使用寿命除了本身的制造因素之外,保养也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