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对气候是建筑的基本任务,建筑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适应气候的庇护所,是共融于自然环境的,但随着人工环境控制技术的进步,人们更多的依赖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机械设备来创造人工室内气候,带来了大量的能源、环境、健康及建筑地域特征消失的问题。湿热地区气候炎热,湿度大,雨量充沛,多台风,解决好通风与防热问题成为湿热地区建筑面对的主要问题。住院部作为医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患者在医院中停留时间最长的空间,其面积在整个医院中的比重较大,使用时间长,室内舒适度要求较高,因而能耗也比较大。本文以湿热地区医院病房楼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整理国内外关于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气候适应性研究对湿热地区病房楼设计的现实意义;其次,根据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湿热地区病房楼设计情况,对并对各类型建筑已有自然通风采光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再结合病房楼各项功能要求,从日照、朝向、太阳辐射、自然通风、采光等方面对病房楼的布局、形体,护理单元形式以及病房室内舒适度的设计进行分析,并加以建筑卫生学和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分析。最终分析总结出湿热地区医院病房楼的自然通风采光节能设计策略,为日后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并确定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论述了湿热地区环境气候特征,阐述适应湿热地区气候的建筑特色,而后列举适应湿热地区气候环境的医院建筑案例,提取案例中的关于遮阳、通风等方面的做法。第三章探讨的是病房楼在医院总体布局中的设计,主要包括独栋或多栋病房楼在医院中的布局,应控制长宽比和高度,避免“楼房风”。其次是病房楼在选择朝向时应争取南向日照,减少太阳辐射,加强通风,降低湿度。最后阐述了城市气候对病房楼的影响,强调应注意下垫面的设计,合理的布置绿化和水体,从而降低病房楼周围环境的温度。第四章从病房楼的形体设计入手,对病房楼标准层平面类型进行分类和总结。进而用不同的平面类型进行形体系数的对比分析,得出一字型的平面是综合功能与体形系数都较为合理的平面类型。并专门分析了病房楼中庭和天井的通风采光如何减小病菌传染的可能性。最后一节主要从外观造型、室内视线、病人使用习惯等角度阐述了病房楼外遮阳的涉及刑事。第五章主要以护理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加强其中的公共空间的自然采光进行分析。其后从功能要求、护理流线等角度,结合不同平面形式,对加强护士站的通风采光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同时还针对护理单元中辅助用房的布置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主要以病房的范围,从病人心理和舒适度对自然通风采光进行分析。探讨了病房的功能和舒适度,总结其活动特点和特殊的使用要求及心理。列举了不同的病房平面尺寸平面在采光通风方面的利弊。并总结出在湿热地区卫生间靠外墙设置更为节能。此外,从病人心理、遮阳、室内采光等方面分析,得出病房设置阳台较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