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戏剧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政府在戏曲领域对于公共资源的不合理、不公平配置。这一问题的出现,既是由政府、有话语权的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对于长期担负满足民众文化娱乐需求重任的民间职业剧团的忽视和误解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由于我国的文化体制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滞后,出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办剧团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民间职业剧团双轨并行的现象,产生了公共资源如何合理配置、如何公平配置的问题。要解决我国戏曲领域中的公共资源分配问题,解决戏曲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问题,必须向政府部门、向全社会全面、真实地展现民间职业剧团的全貌。本文试图以闽南歌仔戏民间职业剧团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剧种研究和个体考察、舞台观摩和市场调研等方法多角度地对闽南歌仔戏民间职业剧团进行调查研究。全文在回顾闽南歌仔戏民间职业剧团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其生存现状、歌仔戏民间戏曲市场的情况,并探讨闽南歌仔戏民间职业剧团的生态环境,真实地展现民间职业剧团的历史由来、蓬勃现状与发展瓶颈。闽南歌仔戏民间职业剧团表演、传承的歌仔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曲是和民间戏曲市场相伴存在的,进入计划经济时代,这个市场才逐步瓦解,至“文革”乃至崩溃而消亡。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实际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戏曲市场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尚未见输赢,也未引起官方和社会必要的关注。鉴于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是目前最为人们所广泛关注、探讨的问题,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也因此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