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歌是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是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歌的三个基本特征是:1.民歌是人民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2.民歌的创作过程和它的演唱、流传过程是不可分割的;3.民歌的产生是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的。河北民歌的历史悠久,具有独特、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和浓郁的地方性色彩。因为河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无论是塞北的高原、广阔的平原、渤海之滨漫长的海岸线或是连绵起伏的太行山,都是河北民歌产生的美丽摇篮。河北民歌还拥有丰富多彩的地方方言和变化多样的题材内容。在调式上,河北民歌虽然以五声调式为主,但是也伴随着六声和七声调式和一些特殊调式,使民歌音乐听起来多姿多彩。对于河北民歌的审美特性,从河北文化和河北艺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可以归纳出四个方面:1.河北民歌语言丰富,内容广。河北的语言在各省市中最为突出,语音变化丰富多彩,像东北话、山西的方言,都是在河北的区域中出现的。河北民歌歌词中含有着丰富的语言内涵,这些民歌的歌词多是表达直白,结构方整,词句简单纯朴、不加修饰,有时掺入趣味方言,反映了河北劳动人民的朴实和率真。2.河北民歌旋律起伏,曲调美。河北民歌受北方的语言音调影响,旋律起伏明显,高亢明亮,表现出的是不同于其他的错落有致的韵律美。3.河北民歌结构多样,流传广。河北民歌的句式,有五字句、七字句、四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字句等,结构多样,不拘一格。有的还添加了各式各样的起修饰作用的衬词,这更加丰富了歌词的结构。但总体上,主要以七字句的歌词为主,从整体的段落结构和句段结构上看,也是七字句较为有特色。例如,河北盐山民歌—四季歌:春季里来桃花红,人民公社忙春耕,社员们齐劳动呀,妹妹驾驶拖拉机,耕得深耕得平呀,快耕快耕快播种,争取农业好收成。4.河北民歌高亢嘹亮,声腔美。河北民歌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的音调和当地方言的行腔走势是一致的,发音比较平直,结尾处多用去声,与别的地方民歌相比较显示出朴实而不油华,感情直接、曲调跳进。同时,衬词、衬腔的运用和行腔运腔的修饰也把河北民歌的活泼和风趣一面体现出来。本文就是围绕以上几个核心方面展开论述的。本篇文章共分成绪论、正文的五个文章以及结论七个部分。1.绪论对河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河北民歌在地理位置、人文方言、题材、调式、节拍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简单阐述。2.河北民歌的审美特征这一章主要从河北民歌的语言内容、旋律曲调、结构和声腔进行系统的阐述。3.河北民歌的调式特征这一章主要从河北民歌的调式的形成和发展、旋律特征、词曲结合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4.河北民歌的节拍、节奏和节奏型这一章,将节拍、节拍类型、节拍特征、节奏、节奏型以及他们的应用都举例阐述。5.河北民歌的音乐体裁分类及艺术特征这一章对河北民歌中的小调、山歌和号子进行系统的举例讲解。6.河北民歌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章列出了河北民歌的现状、河北民歌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河北民歌面临的新机遇。7.结论又将以上几章的内容加以总结。本文采用了“形态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学方法”、“美学方法”等研究方法,探求河北民歌的几大问题。通过对留下来的河北民歌的历史资料和在民间搜索得到的资料的学习与研究,将优秀的河北民歌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并且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