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为了深入研究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同时构建大鼠主动吸烟模型和被动吸烟模型,观察主动吸烟组、被动吸烟组以及对照组大鼠体重、口腔黏膜、血细胞数量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为比较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对大鼠唾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提供模型基础。[方法]Wistar大鼠28只,其中主动吸烟组8只,被动吸烟组10只,对照组10只。主动吸烟组大鼠采用本课题组前期研发的主动吸烟装置,建立主动吸烟模型;被动吸烟组采用染毒箱方式,给予被动吸烟;对照组正常饲养。主动吸烟组与被动吸烟组每只大鼠每日吸烟2次,每次吸2支烟,连续吸3个月。观察大鼠大体观、口腔黏膜、体重、血细胞数量及肝肾功能等的变化情况。[结果]主动吸烟组,大鼠吸烟约2周后成瘾。吸烟3个月后,主动吸烟组与被动吸烟组大鼠口腔黏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临床表现为色泽灰白,弹性降低。主动吸烟组大鼠口腔黏膜白色角化病损发生率为75%,被动吸烟组大鼠口腔黏膜白色角化病损发生率为20%。主动吸烟组大鼠颊部黏膜炎症为1-2级,被动吸烟组大鼠颊部黏膜炎症为0-1级,而对照组炎症为0级。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大鼠相比,主动吸烟组与被动吸烟组的大鼠体重降低,拒俘实验与悬吊实验得分降低,斜坡实验转体时间延长,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淋巴细胞百分率、血小板计数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上升,肌酐水平降低。与被动吸烟组相比,主动吸烟组大鼠体重降低,悬吊实验得分降低,斜坡实验转体时间延长,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小板计数显著上升,肌酐水平降低。[结论]香烟的物理及化学刺激会对大鼠的口腔黏膜、体重、神经行为、全血细胞计数以及碱性磷酸酶和肌酐等多方面造成影响。与被动吸烟相比,主动吸烟对大鼠体重、神经行为、全血细胞计数以及肌酐的影响更加显著。第二部分: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对大鼠唾液IL-6、IL-12 p70和IFN-γ水平的影响及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对大鼠唾液IL-6、IL-12p70和IFN-γ水平的影响,以及IL-6、IL-12p70和IFN-y与大鼠颊黏膜炎症分级、牙龈指数、体重、全血细胞计数及肝肾功能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主动吸烟组、被动吸烟组和对照组大鼠经3个月吸烟实验后,采集唾液样本,采用ProcartaPlex多因子免疫分析联合Luminex方法检测唾液中IL-6、IL-12p70和IFN-γ的水平。经SPSS 20软件统计学分析,比较主动吸烟组、被动吸烟组和对照组大鼠唾液因子水平及其与大鼠颊黏膜炎症分级、牙龈指数、体重、全血细胞计数和肝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和被动吸烟组相比,主动吸烟组大鼠唾液中的IL-6水平上升。与对照组相比,主动吸烟组和被动吸烟组大鼠唾液IL-12 p70水平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FN-γ水平在三组中无明显差异。此外,大鼠唾液中IL-6水平与其体重、肌酐及尿酸呈负相关关系,与颊黏膜炎症分级、牙龈指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率、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碱性磷酸酶等呈正相关关系;唾液中IL-12 p70水平与大鼠体重呈负相关关系,与颊黏膜膜炎症分级、牙龈指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碱性磷酸酶等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结果表明,主动吸烟引起大鼠唾液中IL-6和IL-12p70水平改变;被动吸烟亦导致大鼠IL-12 p70水平上升。IL-6和IL-12 p70与大鼠体重、颊黏膜炎症分级、牙龈指数、部分全血细胞计数和部分肝肾功能参数改变具有一定联系,有研究其在评估疾病程度、辅助诊断、病情监测及治疗预后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