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子药物载体系统是一类重要的抗癌药物递送系统,可分为纳米药物载体、微米药物载体和宏观尺度药物载体。多重因素影响高分子药物载体系统的体内药物递送效率,包括载体的尺寸、形状、表面理化性质、完整性、药物释放速度和形式等。其中,高分子药物载体系统的体内完整性对其药物递送效率有显著影响。对于纳米颗粒而言,在循环系统中保持完整有助于延长其循环时间、增加肿瘤组织富集并增强抗癌疗效等;对于微米或者宏观尺度药物载体而言,在体内保持恰当的完整性有助于减少药物暴释,通过缓释药物实现长效治疗。因此,准确研究药物载体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在本论文的工作中,我们首先发展了一种利用大斯托克斯位移荧光分子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现象研究胶束组装和解组装状态的方法,通过推导和实验模拟得出了一个准确计算胶束完整性比例的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对胶束的体内外稳定性进行了定量研究;其次,我们可控制备了两种稳定性不同的可以释放小尺寸纳米颗粒的微米组装体,并对其释放纳米颗粒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1.为了建立准确的胶束完整性定量方法,我们选择了具有大斯托克斯位移的荧光分子NBD-X和MS735,分别键合在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PEG-PCL)末端合成供体和受体,利用PEG-PCL、供体和受体自组装形成胶束。通过荧光分子和共组装胶束的光谱检测,我们确认了胶束中的供体和受体确实发生了FRET现象。随后我们对胶束中的供体和受体比例进行优化,得到了具有较强FRET效应、同时不发生明显自淬灭的胶束(胶束D+A),我们发现利用FRET效应可以表征胶束D+A的组装和解组装状态。基于胶束D+A的FRET性质以及FRET现象的基本原理,我们通过推导以及体外实验模拟验证得到了胶束完整性的定量计算方法,最后对胶束D+A在体内外的完整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胶束在体内外均可以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为阐明和优化胶束的体内完整性提供了一种更准确的新方法。2.为了制备可以释放小尺寸聚酰胺-胺(PAMAM)纳米颗粒的微米药物载体,我们利用两种方法分别制备了两种结构、组装原理和释放速度均不同的微米颗粒。在第一种方法中,我们合成了不同端基修饰的聚乙二醇衍生物(CI-PEG-CI端基为N-羰基咪唑、CHO-PEG-CHO端基为苯甲醛、CDM-PEG-CDM端基为2-丙酸-3-甲基马来酸酐)作为交联剂,通过油包水的反相乳化法将交联剂与PAMAM乳化形成微液滴,并在其中交联形成微凝胶。我们发现CI-PEG-CI和PAMAM可以形成非常稳定的微凝胶;CHO-PEG-CHO与PAMAM形成的微凝胶则稳定性较差,在水中短时间内就快速降解;由于交联反应太快,CDM-PEG-CDM与PAMAM无法很好地分散成微液滴,因此只能形成宏观水凝胶。在第二种方法中,为了制备药物释放更可控的微米组装体,我们合成了微酸响应断裂化学键Dlinkm偶联的两亲性高分子(PCL-Dlinkm)n-PAMAM(n=1-5),并利用微流体芯片辅助的水包油的方法,将其制备成微液滴后自组装形成微米组装体。我们发现,通过控制连续相和分散相的流速,可以精准控制微米组装体的尺寸;通过控制每个PAMAM上键合的PCL的数量,可以控制组装体的形貌;这种组装体可以在缓冲液中缓慢释放出小尺寸的PAMAM纳米颗粒,释放速度远快于通过稳定酰胺键偶联的聚合物组装形成的的微米组装体,并且具有一定的酸响应加速释放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