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我国股票市场逐步扩大完善的同时,股价崩盘现象也时常发生,股价暴跌不但给广大投资者造成损失,也给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建设带来巨大冲击。为此,股价崩盘风险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基于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两种理论,大量学者研究聚焦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其中,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是外部影响因素之一,不同机构投资者投资理念不同,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与此同时,风险投资事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过去几十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股票市场逐步扩大完善的同时,股价崩盘现象也时常发生,股价暴跌不但给广大投资者造成损失,也给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建设带来巨大冲击。为此,股价崩盘风险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基于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两种理论,大量学者研究聚焦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其中,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是外部影响因素之一,不同机构投资者投资理念不同,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与此同时,风险投资事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过去几十年帮助了一大批成长性高的优质企业成功上市,风险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地位愈加显现。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一种,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会产生何种影响?不同特征的风投机构产生的影响是否有所差异?风险投资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这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基于此,本文先后梳理了股价崩盘风险、风险投资两方面的文献。当前研究均表明,股价崩盘风险的形成基于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大量研究聚焦于其影响因素,目前站在公司视角可大致分为内因和外因。其中,内部影响因素的根源在于公司或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刻意隐瞒公司利空消息,研究结论已趋于一致;外部影响因素中机构投资者是一大影响因素,但研究结论有正向和负向影响两种,未达成一致。此外不同机构投资者投资目的和理念不同,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也有差异,风险投资作为重要的一类机构投资者,当前的研究还较少。另一方面,学术界对风险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投资动机和对企业影响两方面。就投资动机而言,当前有两种主流的对立观点,即“监督动机”和“逐名动机”。两种动机分别会对企业产生正向和负向影响,学术界进一步选取IPO溢价率、投融资效率、创新能力等不同角度,探究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具体影响,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由此可知,学术界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都做了大量研究,但对风险投资与股价崩盘之间的关系研究还较少,值得进一步探究。在传导机制上,本文结合研究主题梳理了公司治理有关文献,主要集中于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公司治理与股价崩盘之间的关系和公司治理水平的衡量三方面。一般而言,公司治理水平越高,各项公司治理制度越完善,相应股价崩盘风险越低。由于风险投资存在“监督”和“逐名”两种动机,对公司治理会产生不同影响。但无论如何,公司治理水平都是风险投资影响股价崩盘的重要中介变量,本文在实证部分将对其量化谈探讨。在实证部分,考虑到风险投资机构偏好于投资成长性较高的高科技行业,具备一定风险,通常这类企业更符合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上市条件。结合实际数据的时间跨度,本文选取2009-2017年间于创业板上市的681家公司为样本,探究风险投资背景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由于风投机构之间的特征也存在差异性,本文又进一步探究风险投资控制能力、联合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国有背景和外资背景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的差异。考虑到风险投资可能存在自选择问题,本文先后运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和PSM匹配的方式解决内生性问题。最后为探究具体影响机制,本文选取17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公司治理水平指标,采取中介效应模型探究风险投资、公司治理水平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1)风险投资能显著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具体表现为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股价崩盘风险更低,风投持股比例越高,越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这一结论在考虑风险投资自选择问题的基础上仍然成立。(2)进一步研究发现,当风险投资控制能力越强、联合风险投资和国有背景风险投资能进一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但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却弱化了两者的负向关系。(3)在作用机制上,风投机构投资后,会参与企业运营与决策,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且公司治理水平这一中介效应占比约为25%。基于实证结论并结合实际,本文提出四方面建议:(1)我国风险投资仍以“监督动机”为主,投资理念更偏向价值投资,其投资的企业股价崩盘风险更低。考虑到风险投资有助于稳定股票市场,同时能提升整体公司治理能力,我国应进一步扶持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2)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委派董事,增强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能力,深度参与企业治理,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3)鼓励多家风险投资机构进行联合投资,这样机构之间可以共同监督、抵御风险,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抑制股价崩盘现象;(4)支持国有背景风险投资,并对民营背景和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加强规范和监督。民营背景和外资背景的风投更加注重短期回报,投资过程存在一定“逐名”行为,应加强引导和监督。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各类收购、合并等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关联方关系日益复杂。许多上市公司的关联方利用股权集中的优势,借助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公司治理失效等机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满足自身发展壮大的需求。这种违规占用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上市公司的运营、侵蚀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还扰乱了我国资本市场良好生态环境的创设。面对这类违规行为的甚嚣尘上,关联方资金占用审计成为投资者和市场监督、制衡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和深交所)自2014年开始对上市公司公示问询函,以揭示公司年报以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引起利益相关者的注意,降低投资风险。其中审计师也属于问询函的使用者,问询函制度的出现帮助其更好的发现审计中值得关注的部分。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问询函是否能够帮助审计师更好地识别并评估审计风险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对于问询函与审计风险关系的研究
早在2003年,以花旗集团为首的国际银行集团就正式宣布实施“赤道原则”。在赤道原则建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各国政府及银行集团都在加强金融行业对绿色产业的支持方面进行了探索,绿色信贷即是在该探索基础上得出的一项政策。绿色信贷从本质上来讲,是指商业银行等能够向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在经营时,应将绿色经营、绿色生产考虑到贷款审评中去: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不向其提供融资或者提高融资成本;对于低能
目前,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但要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还要求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经济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方面全面发展。在新常态以及新阶段,发掘新的经济发展推动力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金融杠杆是联系经济与金融的桥梁,调节金融杠杆的总量,优化金融杠杆的结构,可以助力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也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以及经济水平提高的背后是能源与污染的严峻问题。为改善自然环境,如何推动企业融入绿色发展进程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多方为此加大环保投资力度,从企业角度来看,环保投资可能是自发行为,意在树立良好品牌文化,提高市场美誉度;也有可能是被动行为,企业在政府号召下不得不选择环保投资。由于出发点并不统一,使得环保投资实际效果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标,一些重污染企业在落实绿色环保政策上甚至远远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改变传统工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增长弊端是党十三五规划以来做出重大战略规划,要继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责任担当,从微观主体来看,如何督促重污染企业通过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选择达到绿色标准的排放技术来完成绿色转型是理论与实务界都在关注的重点。实体经济的发展与转型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和改革完善。本文以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是否被纳入融资
我国目前出台了多项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但是由于创新活动存在很大的投资风险,使得企业出现了融资约束问题,限制了企业正常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从融资约束的视角研究税收优惠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的发挥税收优惠在解决企业资金困境、促进创新资源聚集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企业存在融资约束的情况下,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程度。文章以2011-2020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之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企业间的联结程度日益紧密,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不同企业间连锁董事兼任职务所构成的董事网络已逐步成为企业外部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董事网络同时具备公司治理和获取外部信息资源的功能,通过与外部联结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获取自身所需的异质性资源,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国内外学术界针对董事网络的成因及其对公司治理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关于董事
在全球实行碳减排、环境保护政策的大背景下,投资界也在做着自身的转型,ESG投资越来越成为热门的投资主题。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以我国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ESG投资在我国的可行性。ESG投资是集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与治理(Governance)三大理念于一体,综合考量一家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投资方式。遵循ESG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往往是价值投资者,他们买入标的并长期
作为社会网络的组成部分,董事网络是公司联系外部环境并获取外部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董事网络的特征及其竞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大量学者讨论了网络中心性和结构洞等静态特征对公司经济行为及经济后果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公司所处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也在时刻发生变动。因此,本文立足于网络关系变化,从动态视角研究董事网络稳定性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