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及斑块性质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1209WT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全球目前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成为我国死亡率占死因顺位第2位的疾病,发病年龄也逐步趋近于年轻化,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动脉粥样硬化作为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主要病理基础是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得增生和内皮功能不全,进而引发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内皮细胞的减少和凋亡同样诱导斑块由稳定斑块转为易损斑块,导致卒中事件发生。血管内皮祖细胞是一种在体内外能够分化为成熟成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在生理或病理因素刺激下,EPCs一旦释放入血.液循环,将定殖于血管损伤的部位,并参与血管内皮的再生和修复,同时促进缺血组织血管新生,减轻血管修复时的内膜增厚。EPCs对内皮、血管再生能力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的反映,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新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外周血数量作为评价血管功能的指标,对卒中事件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目的通过对外周血中EPCs的含量的检测,研究观察外周血中EPCs含量变化与TOAST分型、斑块性质的相关性,为临床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确诊患者,共62例,运用颈动脉超声和CT等影像检查,将病例组分别按TOAST分型及斑块性质进行分组。对照组为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共17例。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入选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含量,所得内皮祖细胞数值经SPSS统计学分析,分别观察不同TOAST分型及不同性质斑块与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TOAST分型分为5组:ALL组24例,SAA组22例,CE组7例,SOE组3例,SUE组6例,不同TOAST分型的内皮祖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63,P=0.001),各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斑块18例,非易损斑块17例,两组间内皮祖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4,P=0.007)结论外周血EPCs数量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时降低,并与TOAST分型中的LAA、SAO等类型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呈一定相关性,预示斑块易损的情况及不同病因对预后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多元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河南省旅游业发展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双向的Granger
SRAM型FPGA对辐射或电离等工作环境十分敏感,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必须应用容错技术来确保系统的正确运行。冗余是为提高可靠性普遍采用的方法,三模冗余是最常用的硬件冗
目的: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实施管床责任制后患者对管床护士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方法:对病区16名护士进行分层级使用、责任包干进行管床、引导护士自我介绍,对
在已有裂隙岩体灌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随机裂隙网络宾汉姆浆液的渗透模型,利用Monte-Carlo法生成岩体裂隙网络,研究宾汉姆浆液在该岩体裂隙网络内的渗透规律,以及灌浆过程中
研究了一类具有一般发生率和免疫时滞的非自治SIRS传染病模型.通过构造合适的Liapunov泛函并应用比较原理建立了无病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应用比较原理给出了染病者灭绝和强持
肝脏是哺乳动物中具有高度再生能力的器官。当肝脏受损时,静息的肝细胞接受刺激而重新进入细胞周期,使肝脏再生并部分恢复肝功能。然而,肝再生反应并不总是成功的,有时肝损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国有企业",顾名思义,"国"字当头,是国家投资或政府参与控制的企业,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
当前,国内所修建的农田灌溉渠道多属于混凝土衬砌渠道,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能力,另一方面大幅提高灌溉效率。不过,若是在正式开展施工之前,并未制定合
21世纪预示着海洋时代的到来,在国际力量格局的较量中,国家海洋战略备受关注,其已成为国家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佐科·维多多执掌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政局以来,一直
【正】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言文教学。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古代典籍。而要求学生学好文言文,首先要准确地加以注解并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