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术前CT纹理分析预测肝癌患者TACE术后疗效的研究

来源 :广东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lianp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肝癌患者的CT类灌注图像进行纹理分析,提取肝癌的纹理特征信息,以期能在术前预测肝癌患者的TACE术后疗效,为肝癌患者的精准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决策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次TACE术前2周内行增强CT检查且术后按时复查的肝癌患者,共有101人,104个目标病灶。根据实体瘤mRECIST评价标准,分为缓解组和非缓解组,其中缓解组46例,非缓解组58例。导入CK(CTKinetics,GEHealthcare)软件,构建类灌注图及勾画目标病灶得出类灌注图的纹理参数。对得到的缓解组和非缓解组病例的数据行正态分布检验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的数据行秩和检验。最后对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P<0.05)行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结果】
  1.两组病例一共得出8种类灌注图:动脉增强分数(ArterialEnhancementFraction,AEF)、类灌注图像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达峰时间(TimetoPeak,TTP)、最大浓度(MaximumConcentration,Maxconc)、最大斜率(MaximumSlope,Maxslope)、血流量(BloodFlow,BF)、血容量(Blood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Time,MTT)。
  2.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AEF及MTT所有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AUC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有6个,TTP有1个,Maxconc有4个、Maxslope有4个、BF有6个、BV有4个。纹理参数均一性,在AUC、Maxconc、Maxslope、BF及BV类灌注图上的平均值,非缓解组均较缓解组低。纹理参数集群阴影,在Maxconc及BV类灌注图上的平均值,非缓解组均较缓解组高。
  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取最大约登指数计算敏感性及特异性,其中AUC(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值为Maxslope图中的集群阴影:AUC=0.679,敏感性72.4%,特异性54.3%;最小值为AUC图中的均一性:AUC=0.570,敏感性41.4%,特异性80.4%。
  【结论】
  缓解组和非缓解组患者TACE术前的多个CT纹理特征是不一样的,术前CT纹理分析具有预测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基于CT类灌注图像中的纹理分析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良性和恶性患者115例,良性组69例,恶性组46例。将扫描后的CT增强图像(DICOM格式)导入C.K.(CTKinetics,GEHealthcare)软件中,并对软件生成的类灌注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对结果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采
期刊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开展情况及乳腺肿物术后不同病理类型的构成比,分析恶性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特征。  【方法】  检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5555例,查询经麦默通手术处理的9207个乳腺肿物对应的病理结果。筛选出麦默通术后104例恶性病例并收集详细临床资料,研究其中71例后续开放手术有无癌灶残留可能的影响因素。分
学位
【目的】  1.研究非肿块型乳腺癌超声声像图类型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2.比较非肿块性乳腺原位癌和浸润癌在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超声特征上的差别。  3.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临床表现和超声特征在鉴别非肿块性乳腺原位癌和浸润癌中的诊断价值,筛选出具有鉴别意义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11年至2018年12月期间的197例非肿块型乳腺癌的病例资料,所
期刊
会议
【目的】  研究ACRTI-RADS3类及以上的甲状腺结节在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中的表现;并计算和比较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  【方法】  对36例47个在2017版ACRTI-RADS分类标准中3类及3类以上的结节分别同时进行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检查。本研究中,所有这些结节全部都有病理结果可以证实。观察并确认结节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和弹性成像分级。根据结果,算出超声
【目的】  应用血管壁磁共振成像(Vesselwal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VW-MRI)技术分析颅内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atheroscleroticdisease,ICAD)梗死发生组与梗死未发生组管壁及斑块的影像特征,探讨后循环ICAD与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会议
【目的】  通过MR3.0T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对比MCA供血区域梗塞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MCA管壁及斑块影像特征,并探讨MCA粥样硬化斑块与梗塞事件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回顾性分析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MR进行头颅血管壁检查的患者48例,经纳排标准筛选并分组。对纳入患者的MCA患侧及参考侧的图像进行MPR处理,并得到垂直于血管走行的连续横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