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老舍在戏剧创作的道路上是“半路出家”,但是他的戏剧作品也不乏好的作品,比如《茶馆》、《龙须沟》,这些戏剧作品为中国的剧坛增添了耀眼的光芒。可是,中国理论界对老舍话剧的研究比较薄弱,即使有相关话剧的研究,也还只是对《茶馆》这一历史剧的研究,而对于现实题材话剧的研究就更加稀少了。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把研究角度放到了老舍建国后现实题材话剧上,对老舍现实题材话剧中存在的艺术缺点进行分析。本文分为四章,引言部分主要是回顾以往相关问题的研究并阐述论题的意义。第一章主要是阐述老舍建国后的话剧创作,包括现实题材话剧和历史题材话剧,并且深入挖掘二者在矛盾冲突方面的差异。同时也就提出了老舍现实题材话剧中矛盾冲突弱化的缺点,为后文做铺垫。第二章主要是分析老舍现实题材话剧中矛盾冲突的构成。首先把老舍与同时代作家的创作主题进行对比,得出老舍现实题材话剧与当时“阶级斗争”这一主题的偏离,同时也形成了老舍现实题材话剧中特有的矛盾冲突—“作为背景的大矛盾”和“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小冲突”。结合文本从这两个方面对老舍现实题材话剧矛盾冲突的构成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三章主要分析老舍现实题材话剧中矛盾冲突“由强渐弱”的这种表现形式。在《方珍珠》、《龙须沟》、《全家福》中,第一幕的矛盾冲突往往很强烈,但是之后的几幕矛盾冲突略显弱化,从而使得戏剧冲突的整体感不强。第四章主要是针对老舍现实题材话剧所存在的这一缺点,挖掘影响老舍戏剧创作的原因。主要从新中国成立后文艺政策对作家创作的限制以及老舍创作小说时形成的思维惯性对他戏剧创作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老舍现实题材话剧中矛盾冲突弱化这一现象做出切实、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