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学科的公民教育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heishen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教育始终是世界发达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教育课题,也是我国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中学教育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同时这个阶段也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学阶段实施公民教育对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学时期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关键学段。中学开展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中学开展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其课程与教学。中学地理学科体现非常明显的综合特征,它与公民教育的联系非常紧密,具有独特的公民教育价值。当今困扰世界的许多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都与地理有密切的关联,因此,地理教育对于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理学的公民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人教育、国际教育、环境和发展教育三个方面。随着我国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改革以“以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为宗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的地理公民素养。但是,在公民教育视域下,地理学科具备怎样的公民教育价值?地理学科对公民教育的“贡献”具体是什么?也就是说,在“公民教育”这一理念或框架下,地理究竟能做些什么或者说重点能做些什么?研究发现,无论是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内容,还是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内容,针对这个问题都没有明确而清晰的阐述。进一步讲,无论是地理教育理论研究,还是中学地理教育实践,都没有较为完善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应以公民教育的理念和内容为依托,从深入挖掘地理学科自身的公民教育价值去寻找突破口。研究中学地理学科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能够为中学地理学科实施公民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础的教学活动内容依据,从教学意义上看,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体系对于地理学科公民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方法论”价值。研究地理学科公民教育要点内容维度的构成,可以有效地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公民素养”这一问题做出解答,为教师驾驭和把握地理公民教育教学提供方法论依据,充分实现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所承载的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因此,以“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为逻辑起点,将地理学科中的公民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梳理,是一项具有基础意义的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围绕着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梳理、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检验、分析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公民教育内容这四部分展开研究。(一)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梳理地理教育研究中系统总结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文献极少,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通常渗透在众多的地理文献资料中。在纷繁的地理文献中梳理出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要点,特别要把握“适宜作为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要点”这一根本方向。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确定“地理学科公民教育要点”梳理的基本范畴,即从“公民教育内容”研究和“地理教育价值”研究的两个范畴来做梳理;第二,以这两个基本方面为对象,运用“词频”统计方法,对“公民教育内容”研究文献中,所含的公民教育内容元素,进行筛选和整理,作为“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第一个层级构成;运用“词频”统计方法对“地理教育价值”研究文献中,所含的地理教育价值元素,进行筛选和整理,作为“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第二个层级构成;运用比对分析方法,找到公民教育内容元素与地理教育价值元素的“交集”成分,建立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要点。通过一系列深入、系统地分析,本研究对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梳理,取得了如下成果:“公民政治、公民社会能力和公民伦理”是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一级核心构成;其中,公民政治包括“家国情怀”和“国际理解”两个方面;公民社会能力包括“认识世界”和“生存适应”两个方面;公民伦理包括“人口伦理”、“资源伦理”和“环境伦理”三个方面。(二)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构建通过对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分析与梳理,归纳出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基本内容,并进一步确定了内容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本研究对于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一是通过对梳理和归纳后的内容维度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证明了所有内容维度是可信的,是有效的;二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内容维度的逻辑结构,通过赋予内容维度权重,明确各内容维度之间的相互定量关系。(三)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专家认可度验证选择专家意见咨询法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取得专家对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划分的一致认同,以及专家对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选择的一致认同。选择调查问卷为主要咨询工具,同时加以访谈,以提高专家问卷的准确性。(四)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学生适用性验证通过对中学生进行调查,进一步验证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适用性。选择问卷调查的方法,验证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适用性。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中学生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的认知情况。(五)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公民教育内容分析本研究以地理学科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为依托,统计分析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学科公民教育内容在“内容标准”中的呈现状况。从一级维度层面看,在256个“内容标准”描述中,体现公民社会能力最多,其次是公民伦理,再次是公民政治。说明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最侧重公民社会能力,第二是公民伦理,第三是公民政治。从二级维度层面看,在256个“内容标准”描述中,体现“认识世界”的描述最多。从三级维度层面看,在256个“内容标准”描述中,体现“用地理视角认识自然”最多,其次为“用地理视角认识社会”,说明地理标准课程内容,最侧重以地理视角认识世界,这与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使学生获取地理的基础知识”是高度一致的。
其他文献
<正>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统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一般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又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
近年来随著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北斗导航应用已经在无形中融入了人们的各个领域,车辆作为各单位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数量日益增长,为解决车辆实时管理和使用问题,本文
目的:建立补肾强身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建立淫羊藿、女贞子、菟丝子的薄层鉴别方法和淫羊藿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的方法。结果:在薄层(TLC)色谱中检出淫羊藿、女贞子
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传统的普通电机已很难满足特种电气传动/驱动系统的性能要求。通过两套绕组相互作用改变气隙磁场分布,使转子同时实现悬浮和旋转的无轴承电机,改变了普
首先回顾了战斗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过程 ,分析了下一代战斗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所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最后探讨了在下一代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中将会运用的 3种新技术。
<正>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课标解读:①学会运用地图;②学会分析和掌握地域分异规律。2.教材地位的认识本课时是高中地理
介绍一种新的塑料加工技术——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的工艺过程和设备配置,分析了其成型特点和典型应用。根据气辅成型的不同工艺过程,可分为标准成型法、副腔成型法、熔体回流
<正>11月24—26日,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年会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全国各省市教研员、中学一线生物学教师、生物学教育相关媒体代表600余人参加了大
目的通过对肺炎喘嗽穴位贴敷的观察及护理,得出穴位贴敷治疗能提高肺炎喘嗽的治愈率及好转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观察组103例,对照组103例的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