锑基(锡基)/碳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kycaro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锡基、锑基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比较高的理论容量,与日益增长的高能量密度储能元件的需求相一致,因此近些年来得到了热点关注。然而其脱嵌锂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较大的体积变化,使得锡基、锑基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较差,研究表明,提高其循环稳定性的主要途径有:纳米化、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与碳复合。纳米化有利于改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金属间化合物中的惰性成分可以为脱嵌锂过程中提供一个分散活性中心的基体;与碳复合可以提供缓冲体积变化的基体,同时也可以利用碳材料的高电子导电率来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且对电极材料整体容量有贡献。本文主要通过与碳材料的复合来提高锡基、锑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一维Sn/CNT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复合物中Sn具有良好结晶性,而碳则呈现无定形态。研究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物的组分和形貌有一定影响,只有当两者都得到有效控制时,SnO2才能被完全地还原。在650℃下反应2h试样的Sn棒直径约为40~50nm,包覆碳膜厚度约为4~5nm厚,与纯Sn(100nm)相比,其电化学性能有显著的提高,在50mAg-1下充放电速率20个循环后,复合物仍保持在350mAhg-1,而纯Sn的容量则快速衰减至100mAhg-1。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Sb/G复合物,复合物呈现“三明治”结构,细小的纳米颗粒Sb(50~100nm)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的片层上及片层间。对Sb/G复合物及其相应的纯Sb的电化学性能作对比,可以发现石墨烯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材料体系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  用溶剂热法原位合成了CoSb3/G、CoSb2/G、CoSb/G复合物,这类复合物均呈现“三明治”结构,细小的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的片层上及片层间,其中CoSb3/G中CoSb3颗粒尺寸为5~10nm,CoSb2/G中CoSb2颗粒尺寸约为20nm,CoSb/G中的CoSb颗粒尺寸为20~40nm。对Co-Sb/G复合物及其相应的Co-Sb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作对比,可以发现石墨烯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
其他文献
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创作符合18世纪英国的理性氛围,被认为是一种经验主义书写.①但其小说中除了经验书写之外,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幽灵叙事”(apparition narrative).麦基恩
期刊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管、纳米针等)在高新科技领域展示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例如制作发光二极管、集成电路、光转换器、光催化以及生物探针等
1962年,法国思想家、作家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1907-2003)在一篇题为《街上的人》(LHomme de la rue)的文章中,将日常生活称为“属于我们的永恒”.只是他话锋一转,似乎是
期刊
在近代中国,耶稣会、多明我会、圣母圣心会、遣使会、圣言会这些著名的修会在中国或传播西学,或深入乡间,或远至边疆,或经营图书,或办理大学,各自在中国基督教史上留下了深刻
期刊
现代进步与技术问题rn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按照自己的形象重新改造了世界,所采用的方式是人类栖居地球以来前所未有的.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能够超越先前最大胆的想象,以自
期刊
本文选择福建九龙江口不同发育阶段(中龄林、成熟林)的秋茄红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秋茄红树林林木层各器官、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含碳率,结合各组分生物量和年净生产量,计算了秋茄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引领一个内忧外患的古老民族劈波斩浪,开天辟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成就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可谓人类历史之奇迹.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成长在
期刊
由于传统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增强体以陶瓷颗粒为主,这种材料的塑韧性较差;相关研究表明芯-壳结构粒子作为增强体既可以增强又可以增韧,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Ti@Al3Ti芯-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