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财政分权是政府内部治理的重要因素,同样也对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着影响。虽然财政分权的相关理论认为一般意义上分权有助于公共品供给,但是中国式财政分权受集权体制影响,且财政支出存在重经济、轻服务的结构性扭曲问题,其对公共服务的负面作用已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中证实,但专门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重点研究财政的向下分权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怎样的影响,能否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分权是政府内部治理的重要因素,同样也对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着影响。虽然财政分权的相关理论认为一般意义上分权有助于公共品供给,但是中国式财政分权受集权体制影响,且财政支出存在重经济、轻服务的结构性扭曲问题,其对公共服务的负面作用已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中证实,但专门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重点研究财政的向下分权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怎样的影响,能否更有效地生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否更好地匹配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研究财政分权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的影响,首先,量化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水平。基于“多主体参与、生产与提供分离”的特点,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划分为生产、配置两个阶段,遵循“投入——产出——结果”的过程评价思路,利用关联两阶段DEA模型测算2008-2017年我国31个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其次,关注地方政府在服务生产的支出决策、服务配置的执行逻辑,建立财政分权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的分析框架,结合财政支出偏向(具体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公共文化偏向”)、自上而下问责约束,分阶段考察并提出三个研究假设(H1:财政分权能够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公共文化偏向;H2:财政分权能够通过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文化偏向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生产阶段的效率提升;H3:财政分权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配置阶段效率改善存在积极作用。)最后,建立差分GMM动态模型,基于2008-2017年我国31个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上述假设,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其一,在效率评价上,公共文化服务生产阶段效率低于配置阶段效率,全国多数地区的共性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效率较低,拉低整个供给过程的效率水平。其二,关于财政分权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影响的检验,结果证明H1成立,H2和H3不成立:(1)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生产阶段,显著地存在财政分权通过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公共文化偏向影响效率的中介效应,且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公共文化偏向起到完全中介效应。(2)财政分权程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公共文化偏向程度,但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公共文化偏向程度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生产阶段效率负相关,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公共文化偏向的中介效应作用之下,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会导致生产阶段效率下降。(3)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配置阶段,财政分权对效率改善并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说明当前自上而下的问责约束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还未发挥作用,也反映出在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化与均等化的当下,需求的异质性程度低,财政分权的偏好匹配优势并不明显。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事权”、给予地方政府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一定的“财权”、提高公共文化支出的使用效率、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问责和监督的建议。总体而言,本研究为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关系的议题提供具体例证,既丰富现有研究内容,又为发挥财政分权积极作用、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税收中性理论认为,增值税不仅在实现企业税负平等方面意义非凡,而且在深化企业层面的专业化分工,提高经济效率方面亦卓有成效。营业税改增值税(“营改增”)试点的政策实施,为此提供了一个检验这一理论的自然实验。“营改增”作为本轮财税制度改革的重头戏,对更为深入地解决两税并行的税制结构所产生的重复征税问题举足轻重,也对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形成大有裨益。上海自2012年作为“营改增”首个试点城市,随之而来的增值税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想成功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必须确保全国农业实现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全国现代农业的建设发展步伐,通过加大对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尽快实现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也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孝义市作为山西省的一个县级市,随着山西全面实施转型发展战略,传统的发展道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为了彻底激发全市的农业
GIF新闻漫画是多媒体环境下的新兴产物。它符合新时代传媒特殊性和技术科技发展的必然需求,符合大众在移动端的观阅的需求。通过创作毕业设计《世界那么大》深度理解GIF新闻漫画的产生基础,发展方向,文化界定,载体呈现和价值体验。得出GIF新闻漫画符合当代艺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特点。因此,在新媒体传播下GIF新闻漫画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艺术展示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扩大,信息技术类科技文本英汉互译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选取英国国家基础设施委员会(NIC)发布的科技报告《互联的未来》第一章为翻译实践文本,探讨科技报告的翻译问题。《互联的未来》是典型的科技报告,属于信息型文本。此类文本重在传递准确真实的信息,其翻译目标是与原文在内容上达到等值。翻译转换理论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转换形式,突出内容和主题,这符合科技报告的翻译目标。本文以翻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治理的创新,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能。在这种背景下,大数据驱动的社会治理机制研究也成为了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前沿性的理论议题。本文借鉴既有的理论框架,将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的机制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精准化治理,政府通过对不同群体利益需求多样性的识别,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针对性的回应,以适应利益需求的多样性;二是
本文是对英国史学家大卫·盖聂的叙事作品《消逝的大西洋边缘》第三章及第八章的英汉翻译研究报告,原文记述了作者沿经英国大西洋海岸线的海上皮划艇之旅。翻译既是一个由作者、译者、读者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又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符合关联理论阐述的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并因此遵循关联原则。基于上述两点笔者构建了体现‘作者-译者-读者最佳关联’关系的三角模型,以此解释本研究中的翻译过程。其中最佳关联既是翻译的目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交流愈加频繁,更多的外国文学作品传播到了中国。其中,文学作品的汉译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高质量译文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产出高质量的译文,恰当的翻译理论指导至关重要。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克里斯汀·诺德提出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为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了指导。该文本分析模式能够确保全面理解和正确解读文本,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决定提供可靠基石。但是其对翻译实践的
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所衍生而来的多元利益主体格局与多元思想潮流以及由此形成的多元价值选择俨然成为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顺利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充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而为国家富强创造精神动能、民族振兴凝聚人心力量、人民幸福夯实基础保障。基于高校学生相较于中小学生与社会人士的特殊性,因而,高校学生无疑是
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尤为珍贵,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丰富多彩的创造,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活”的记忆。传播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推进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翻译作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非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活力与生命力。目前,相关翻译存在覆盖面小、语言错误多、翻译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
1996-2001年的日本大部制改革是日本继明治维新和二战后美国主导下民主改革后的第三次意义重大的行政改革。日本此次世纪交替之际的大部制改革是在国际、国内双重压力下应运而生。在国际背景下,原来“1府22省厅”的省厅体制面临着老龄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压力;在国内背景下,日本政治、经济、社会和其他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使得现有体制弊端日益显现,中央省厅改革重组势不可挡。除此之外,政府过度限制市场经济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