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国外研究表明抑郁障碍患者自杀行为与其绝望感和冲动性、攻击性人格特征有一定关系,但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国内,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更少。本研究通过探讨住院抑郁障碍患者自杀行为与其绝望感和冲动性、攻击性人格特征的关系,以期为临床预测和预防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的住院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收集病例120例,其中男47人,女73人。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类型等一般资料和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精神疾病家族史、自杀家族史、患病前及患病后的自杀情况等疾病资料。采用Beck绝望量表评定研究对象的绝望程度,冲动人格量表和攻击人格量表评定患者的冲动性和攻击性,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定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意念,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所有患者均由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名以上的副主任/主任医师使用ICD-10和CCMD-3诊断确诊,患者入院1-5天内完成所有量表的初评。随机选取20例患者,在其初次评定后的3-5天进行各量表的重测。所有自评量表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师逐项读给患者听,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评定,他评量表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师根据患者访谈时的表现及病历信息进行评定。使用Spssl8.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卡方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发生率是35.8%,其中一次自杀未遂发生率是22.5%,多次(≥2次)自杀未遂发生率是13.3%。男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25.5%,女性的为42.5%。2.受教育年限较低和较高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较高(66.7%,35.9%),而受教育年限中等者的自杀未遂发生率最低(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抑郁障碍患者一次自杀未遂和反复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均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障碍患者不同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家庭类型、家庭和睦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之间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4%vs.29.4%;P<0.05)。住院次数2次或2次以上者,其自杀未遂发生率显著高于首次住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0%,47.5%vs.21.8%;P<0.05)。抑郁障碍患者不同自杀家族史、抑郁障碍分型、总病程、本次病程之间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次数与Beck绝望量表因子分及总分评分正相关(r=0.5~0.6,P<0.01),与冲动性人格特征量表因子分及总分评分正相关(r=0.4~0.7,P<0.01),与Beck自杀意念量表因子分及总分评分正相关(r=0.5~0.7,P<0.01),与攻击性人格特征量表的愤怒、敌意、指向自我因子分及总分评分正相关(r=0.2~0.5,P<0.05)。5.抑郁障碍患者不同自杀分组间的汉密顿抑郁量表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因子分及总分和汉密顿焦虑量表的因子分及总分评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障碍患者的冲动性人格特征量表总分及其行动因子分和Beck绝望量表总分得分越高,其发生自杀行为的风险就越高;而攻击性人格特征量表总分及其言语攻击性因子得分越高,其发生自杀行为的风险就越低。结论1.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发生率较高,女性患者自杀未遂发生率可能高于男性。2.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发生率与受教育年限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家庭类型、家庭和睦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不明显。3.抑郁障碍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者其自杀未遂发生率较高,住院次数较多者,其自杀未遂发生率也较高。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发生率与自杀家族史、抑郁障碍分型、总病程、本次病程之间的关系不明显。4.抑郁障碍患者的冲动性越强、指向自我的攻击性越强、自杀意念越强烈、绝望程度越严重,其发生自杀行为的风险也就越大。5.具有冲动行为和绝望感强烈是抑郁障碍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而言语攻击性强是抑郁障碍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保护因素。6.绝望感和冲动攻击性人格特征比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更能预测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