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利用动作捕捉系统对国家一级运动员和高校初学者的正手攻球动作的运动学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二者之间的差异,将理论化的差异与教练员口头描述初学者错误动作进行关联,使数据化的表达与口头表达相对应结合,将得到的对应关系作为初学者动作评价与反馈系统开发的理论依据,从而有效、科学、合理的对初学者正手攻球技术动作进行诊断分析,促进初学者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快速掌握、形成并固定。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10名国家一级乒乓球运动员和20名乒乓球初学者正手攻球动作各关节点地空间特征数据进行采集,利用SIMI Motion动作捕捉分析系统对捕捉的30条有效录像进行分析。在初学者实验过程中,教师在旁对其攻球动作存在的错误之处和改正方式进行描述,实验人员完整记录。以10名国家一级运动员正手攻球动作各关节特征作为参照,对比初学者和国家一级运动员动作的数据差异,与教师描述的错误之处进行对应。为初学者学习正手攻球时的动作提供相应的诊断结果。研究结果:(1)20名初学者与国家一级运动员在引拍结束时刻的肩髋角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第4、5、9、20号在挥拍结束时刻肩髋角与国家一级运动员存在明显差异(p<0.05);20名初学者与国家一级运动员在引拍结束时刻的肩臂角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1、2、6、11、12、16、18号被试初学者在挥拍结束时刻肩臂角与国家一级运动员存在差异(p<0.05)。(2)1、5、11、17、18号被试初学者在引拍结束时刻肘关节角度与国家一级运动员存在差异(p<0.05);第3、4、8、13、14号被试初学者在挥拍结束时刻肘关节角度与国家一级运动员存在差异(p<0.05);第6、12、13、15号被试初学者在正手攻球引拍结束时刻腕关节角度与国家一级运动员在引拍结束时刻的腕关节角度存在差异(p<0.05);20名初学者在正手攻球挥拍结束时刻的腕关节角度与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腕关节角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3)第2、3、4、8、11、14、19号被试初学者在正手攻球引拍结束时刻右腿膝关节角度与国家一级运动员之间无差异,左腿膝关节角度与国家一级运动员之间也无差异(p>0.05)。(4)除第6、7、15、17、20号被试者之外,其余被试者在正手攻球引拍结束时刻的身体扭转角度与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身体扭转角度之间存在差异(p<0.05);20名初学者在正手攻球挥拍结束时刻身体扭转角度与国家一级运动员在正手攻球挥拍结束时刻身体扭转角度不具有差异(p>0.05);第4、8、9、16号被试初学者在正手攻球引拍结束时刻的前臂扭转角度与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前臂扭转角度存在差异(p<0.05);10名直拍握法和10名横拍握法初学者在正手攻球挥拍结束时刻前臂扭转角度与国家一级运动员在正手攻球挥拍结束时刻前臂扭转角度之间不具有差异(p>0.05)。研究结论:(1)挥拍阶段肩髋角的大小反映肘关节的高低。肩髋角越大,肘关节Z轴的坐标值越大,出现抬肘现象。肩臂角的大小反映上臂向左前方的幅度,肩臂角越大,动作的挥拍方向越不向左前方。出现没有向左前上方挥拍的现象。(2)肘关节角度的大小反映前臂与上身的距离,角度越大,距离越远,出现随势挥拍没有收前臂现象。(3)腕关节角度变化影响击球位置,前臂扭转角度大小反应拍面前倾角度,前臂扭转角越小,拍面越后仰。(4)身体扭转角度反映引拍和挥拍阶段的转腰幅度,身体扭转角度越大,转腰幅度越大;引拍时身体扭转角度小表示转腰引拍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