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审美意识建构的引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关注儿童审美意识建构的引导,是现代美学面对现代社会人生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儿童如早晨升起的太阳,他们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我们自觉有意识地进行儿童审美意识的健全建构,是人生全面发展的设计的开端,有利于培养人生存在与发展的自觉,逐渐实现人的完整性意义,从而使人开放并强化人生动力系统,创造人类生存的最佳境界,使美学充分为人的发展服务。随着人们对儿童教育的日益重视,就必然开始关注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模式,而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儿童成长规律的根本问题是在精神上实现儿童成长的教育,是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有机整体不断拓展,而不是单纯的认知信息的积累和堆砌。于是审美意识建构的引导设计,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儿童审美意识的建构不断得到完善,审美的力量会逐渐地显现出来,从而改变儿童教育的“苦教”、“苦学”的状况,而形成“乐教”、“乐学”的全新局面,甚至可以达到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的情景。况且儿童在审美意识的不断建构中,也可以不断发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勇于面对未来人生中的苦难和挫折。本文在梳理古今中外关于审美意识和儿童教育研究的有代表性的著作之后,站在现代美学的高度,利用科学主体论的方法,探究儿童审美意识与儿童审美心理的关系以及儿童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转化关系,揭示出儿童审美意识的心理建构的条件、过程及建构原理,让读者全方位了解儿童审美意识建构的现实意义。儿童审美意识建构的引导设计这个课题将审美意识的理论大胆运用于儿童审美活动的实践的研究,是对美学理论的应用研究,是将审美意识与儿童审美教育、儿童审美心理等相互联系的实践研究;同时也是将美学理论应用于人生,应用于生活的开拓和审美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的研究,目的在于呼吁人们能够关注儿童的审美意识构建,也为人们提供一个审美意识构建的参照。
其他文献
从理论与临床两个方面探讨了脾胃为枢对五脏气机升降的调衡作用 ,说明脾胃为枢是机体内在平衡的重要调衡机制
教育信息化正逐步引导着云南省高校的发展,而高校财务信息化正是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所在。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校区互联的实现,高校财务工作也转向多样化、复杂化,高校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管是在诗歌创作还是诗歌审美上都有丰富的理论建树,“妙悟”就是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范畴。目前学界针对“妙悟”这一范畴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从佛教义理
泛在学习是基于泛在计算技术的一种学习形式,泛在学习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学习者个体的自由发展,是实现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泛在学习的视域下,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
对话视域下的阅读教学强调教学文本的对话性与生成性,这是一个师生本三元主体多重对话交流的过程。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师生本三主间性的对话机制涵括以下几种文本对话形式:师
<正>慈禧家族的祖屋浓缩了众多古宅的命运北京市东城区炒豆胡同12号院,因为一场诉讼变得不再沉寂。诉讼中,人们知道了它的历史——它曾属于慈禧弟弟桂祥的的宅院,它又是德家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在教学中呈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从素质教育出发还是要适应中高考的需求,都离不开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广大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也受到各界的关注。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子商务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双十二"的视角下对淘宝
禄丰县彩云镇东山寺是中国千万个寺庙中较为普通的一个,但却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彝族、回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区有着广泛的信仰基础,至
<正>案例导读一: 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该如何起步?针对一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尚处于启蒙阶段的特点,本案例中教师改变了从认知说理入手的传统做法,以承担班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