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贫困广泛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极其严峻的现实问题。因此,为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扶贫是重中之重。在扶贫路径的探索中,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政府在2017年两会再次提到“教育扶贫”,可见贫困家庭后代的教育问题需要得到关心与存眷。本文将教育与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相联系,做了以下研究:第一,通过大足的调研,发现当地农村贫困家庭存在着贫困的代际传递。第二,为了研究上述问题,对大足区300余户农村家庭进行调查与访谈,发现教育缺失存在代际传递。第三,为了搞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社会流动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理论知识,采用个案研究法,发现教育缺失的传递会导致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家庭各代成员不良的受教育状况的循环往复使其失去了自主脱贫的能力,家庭发展方向也呈现出贫困状态的轮回;相反,接受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可以为家庭脱贫带来很多正向作用。第四,在分析教育与脱贫关系问题的过程中找出教育脱贫的障碍,发现在扶贫中教育的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读书无用论”等思想的泛滥限制了教育正功能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关于教育脱贫的若干策略:建立贫困家庭教育基金,对代际贫困家庭提供特别救助;加大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与建设;社会工作者介入,科学指导贫困家庭制定教育计划等,将阻滞教育发展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作为贫困个体和家庭,要想走出贫困代际传递的循环链条,家庭成员必须树立教育脱贫、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这才是改变这一代人甚至下一代人命运的最佳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