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工农兵文艺”“一体化”的起点。一方面是中共努力扩大文艺座谈会的影响,大力推进“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则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一体化”的有意抗拒。“第一次文代会”宣告“工农兵文艺”成为中国当代文艺的唯一合法性存在,“工农兵文艺”“一体化”从政党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建国初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历次文艺界整风运动,肃清了干扰“工农兵文艺”“一体化”进程的异端。在“文艺界”从不断震荡走向寂灭的过程中,“工农兵文艺”“一体化”加速演进并最终形成。“中心任务论”“空白论”以及对工农兵作者水平不切实际地拔高彻底束缚了主流文艺的发展。《学习与批判》顺应激进派主导“文革”后期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而出场。作为上海市委写作组的机关刊物,《学习与批判》的“文艺评论”成为传达激进派文艺思想的喉舌,并规定着整个主流文艺批评的基调和方向。为了挽救和夯实民众对毛泽东“文革”事业的信仰,“当代文艺评论”甘当“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唱赞歌”的吹鼓手。“鲁迅评论”将自毛泽东以来对鲁迅进行的实用化改造发展到极致,从根本上背离了真正的鲁迅精神。“古典文艺评论”的出现完全出于激进派进行政治斗争的利益考量,其立论基础均来自毛泽东对此的相关论述。“西方文艺评论”显示了西方文艺由于中、西意识形态的分歧而以被否定的方式进入读者视野的特异现象。“文艺工具论”“知识分子改造论”“民粹主义”等是“文艺评论”的主要理论资源。“主题批评”、对领导论述的复制、对政策路线的图解以及“三段论”等共同构成了“文艺评论”的模式化特征。文艺性的面具无法掩盖《学习与批判》“文艺评论”属于政治批评的本质。无作者文本以其特殊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文革”后期参与主流意识形态生产的知识分子的真实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