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浅表淋巴结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血流动力学表现,分析比较NHL(non-Hodgkin lymphoma, NHL)国际工作分型(international working formulation,IWF,1982)低度恶性组、中高度恶性组的淋巴结超声特点,并在治疗后比较残留淋巴结超声特征与PET/CT显像特点,探讨超声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首诊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57例,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15~83岁,平均(48±12)岁。(15例为低度恶性淋巴瘤,男8例,女7例;42例为中高度恶性淋巴瘤,男27例,女15例),观察浅表淋巴结179个。使用美国GE公司Logiq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12MHZ。每次检查时间在20分钟以上,确保无遗漏。患者取仰卧位,探查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观察记录肿大淋巴结的位置、数目、形态、回声、大小,在最大切面上测量长径(L)及短径(S)计算L/S。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DPI)观察淋巴结血供类型。以脉冲多普勒(PWD)测量淋巴结门区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和舒张期末峰值流速(Vmin)并计算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PWD取样线角度<60°,所有数值均测量3个频谱取平均值。所有的病人均规律接受CHOP(cyclophosphamide, adriamycin, vinblastine, prednisone)或COP(cyclophosphamide, vinblastine, prednisone)联合化疗方案,追踪观察所有病例,于每个疗程前后均检查并存储图像,57例患者化疗结束后,仍有32例患者有77枚残留淋巴结,其中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5~76岁,平均(45±11)岁。选择末次化疗后4周,有残留淋巴结患者再次进行超声检查,同时在我院(17例)或其他医院(15例)做PET/CT检查。共同对比观察治疗后残留淋巴结情况。结合患者再次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上结果分别做统计学处理,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二维声像图表现NHL的淋巴结较饱满,呈椭圆型或近圆形,回声低或极低,皮质增厚,淋巴结门不偏心,低度恶性淋巴瘤淋巴结呈散在分布未见融和现象,中高度恶性淋巴瘤有10例36个淋巴结有融合现象。液化坏死现象在NHL淋巴结中不明显,仅有1例。所有病例淋巴结内均未见钙化现象。低度恶性组L/S较中高度恶性组大,两者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P<0.05)。2血流动力学表现低度恶性组门区动脉RI、PI较中高度恶性组高,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间血流速度Vmax、Vmin比较差别不显著,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流分布表现根据淋巴结CDFI和DPI血流情况,将淋巴结的血供类型分4型,无血流型:用CDFI及DPI均未探及血流信号;中心型:淋巴结门处可见短线状或棒状血流信号;中心丰富型:血流自淋巴结门进入,呈根枝样分布,几乎充满整个淋巴结;周边型:只在淋巴结的周边可见细线样或星点样血流信号。本研究中NHL淋巴结血供丰富,以中心型和中心丰富型为主。低度恶性组中心型血供较多,占56.2%(27/48),中高度恶性组以中心丰富型多见,占54.2%(71/131)。无血流型和周边型血供在两组淋巴结中均少见。两组血供类型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4化疗结束后,在77枚淋巴结中超声判断肿瘤残余情况73枚与病理或临床结果一致(占94.8%)。PET/CT判断情况75枚与病理或临床结果一致(97.4%)。5两种检查方法提示有肿瘤残余组与无肿瘤残余组淋巴结的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不同。超声显示阳性组较阴性组淋巴结长径(L)/短径(S)比小、血供丰富、血流速度快、RI低(P<0.05)。PET/CT检查显示有肿瘤残余组淋巴结处于高代谢状态,无肿瘤残余组淋巴结内无异常高代谢。有肿瘤残余组淋巴结超声指标与PET/CT显示高代谢间有一定关联。结论:1恶性程度不同的NHL淋巴结在形态、血供类型、血流参数上表现不同,超声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信息。2恶性度较高的淋巴瘤病程比较短,进展迅速,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恶性增殖速度快,堆积在淋巴结皮质窦和髓窦内,造成淋巴结快速肿大,致淋巴结长短径比例缩小。因此, L/S值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淋巴瘤的恶性度,但也存在交叉现象。3恶性度越高的NHL淋巴结血供越丰富。RI、PI是反映组织外周血管血流动力学状况的良好指标,其数值较低提示组织外周血管密度大,灌注良好。这也从肿瘤学角度提示,RI及PI可以反映淋巴瘤的恶性程度。4有肿瘤残余淋巴结组超声显示血供丰富、RI较低、高血流动力学状态与PET/CT显示SUV值较高、组织处于高代谢状态相符合。5无肿瘤残余组淋巴结血流信号少,RI较高,这可能与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肿瘤血管变细或闭塞有关。6超声与PET/CT检查在NHL治疗后残留淋巴结是否有肿瘤残余的判断上准确率均较高,对于临床判断治疗效果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PET/CT检查设备还未普及,且费用昂贵,超声检查可作为淋巴瘤治疗后残留淋巴结的常规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