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伏尔泰在宗教思想方面是一个中间人物,他站在宗教人士与唯物论者之间,是个自然神论者。宗教人士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并且利用宗教麻痹、愚昧人民。伏尔泰反对这种态度。而霍尔巴赫作为一个唯物论者,则认为宗教源于人对自然的无知。宗教利用人的无知,从神的观念出发,创造出一系列学说。根据这些学说,今世的生活就可以大大忽略,僧侣和教会则成了人民与上帝之间的必经之路。所以,霍尔巴赫对宗教的起源以及后果分析之后,认为宗教必须被消灭。另一思想家卢梭强调用真实的情感而不是理性的论证来领悟上帝的存在,透过对上帝所创造的秩序和自然法则的热爱来达到对上帝的领悟。伏尔泰并不是把感情作为宗教信仰的来源,他认为理性是首要的。因此,信仰是出于内心的情感还是出于理性的思考就造成了卢梭与伏尔泰宗教思想的最大分歧。 伏尔泰的宗教思想是反教会、自然神论、宗教宽容三位一体。他认为,夺走农民财产的不是远在天边的上帝,而是近在咫尺的愚昧和迷信,是教会的专制和君主的贪婪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所以,为了拯救这些迷茫的农民,必须反对专制的教会;同时,为了防止其他形式的宗教专制的再生,必须实行宗教宽容。而这些就构成了自然神论。而他的自然神论和宗教宽容思想分别与孔子的天命和仁学学说有相契合的地方。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孔子思想影响了伏尔泰对宗教的态度。中国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是一门入世的思想,它对于实践的关注,冲击着伏尔泰的宗教传统中心的观念,使得他开始注意一些独立于宗教之外的领域,渐渐加入世俗化的行列。对于他来说,是发现了另一种真理,一种既有普遍性,又独立于宗教之外的理论。所以,他就拿起这个武器,与当时的反动宗教势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