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杜甫既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又是一位优秀的批评家。他的文学思想大抵散见于诗篇,虽然显得较为零碎,但是却深刻地揭示了杜甫本人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倾向,反映了唐代诗风与诗论的转变过程,因而在文学批评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前人虽然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研究方法与内容上却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集中见于两个方面:一、视野不够开阔,多就杜甫文学思想本身展开讨论,从整个批评史出发探讨思想传承问题的文章还不多。二、研究不够细致,多关注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重要诗篇,对于其他方面却甚少涉及。基于此,本文特意选取了三个前人很少涉及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为切入点,同时结合前代的有关文学批评,深入探讨杜甫的文学思想及其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杜甫的屈宋观”在简单回顾杜甫之前楚辞学史的基础上,通过钩稽并分析杜诗中的相关言论,揭示了杜甫的屈宋观内容及其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沿袭了南朝诗骚、屈宋并称的传统称谓,表现出对屈原、宋玉及其作品的推崇与肯定,但在某些细节上又稍有差别;二、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人尤其是刘勰对屈、宋才能问题的讨论,并进行了深入拓展;三、倡导辞采与内容并重的诗学观,强调屈宋之作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从而纠正了前人的种种偏见。第二章“杜甫的文变观”主要讨论杜甫对继承与创新问题的看法。为了更好地揭示这一问题,本章从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正与变两个方面比较了杜甫的文变观与刘勰的通变观,所得之异同正可见出杜甫文变观及其对刘勰的因革。第三章“杜甫的言意观”则从言、意、象三者关系的角度对杜甫的言意观进行了考察,其内容如下:在言意关系上,杜甫吸收了儒家的言意思想,承认语言有一定缺陷,但又竭力追求“言尽意”,强调用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写作方式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言意之间的差距;在象意关系上,杜甫虽然没有正面言论,但却经常使用象喻进行文学评论,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立象尽意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