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较为凶险的疾病,常常在疾病早期即伴发多器官系统衰竭和严重的全身感染,并导致较高的死亡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过去曾认为胰酶激活是急性胰腺炎的始动因素,但治疗上应用抑制胰腺分泌和蛋白酶抑制剂并无理想的效果。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炎症介质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及在轻型急性胰腺炎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粘附分子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对其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研究目前已成为热点,它在维护正常组织的稳定、介导炎症细胞的迁移、血栓的形成以及肿瘤转移等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它广泛渗入到众多学科,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 P-选择素即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或称为CD62p,是细胞粘附分子家族的成员之一,由789个氨基酸残基所构成,分子量140KD,是一种膜糖蛋白。它位于内皮细胞管状小体及血小板α-颗粒膜上,炎症反应时可表达于细胞膜表面,并与炎症细胞膜上相应的配体-路易斯寡糖类似结构(Sle~x)结合,促进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粘附,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在炎症中发挥桥梁作用。 很多学者通过实验表明,PMN活动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基础和重要证据,但PMN的具体反应机制却不十分清楚。PMN的聚集和外渗所引起的炎症部分依靠P-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这些粘附分子的免疫中和作用已经被证实在一系列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时起到保护作用。鉴于P-选择素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关P一选择素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及轻症急性胰腺炎向重症急性胰腺炎发展的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深人开展并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动物实验性急性胰腺炎从轻型向重型转化的过程中f一选择素在胰腺中表达的变化、血浆可溶性P一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使用抗卜选择素单抗阻断后P一选择素在胰腺中表达改变的系列研究尚少有报道。 目 的 通过建立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观察在引发急性胰腺炎的不同时间内f一选择素在胰腺中的表达及血浆可溶性P一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并用抗卜选择素单抗预先注人大鼠体内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厂选择素的表达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为临床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轻重程度的判断\预后判断及有效的治疗提供一个新靶点。 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Sp呷e0删ley大鼠;牛磺胆酸钠、GMP140酶标试剂盒、抗P一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在P法免疫组化试剂盒、淀粉酶试剂盒、多聚赖氨酸;10%水含氯醛在%EDTA;分析天平、eq64DI型离心机、光学显微镜、显微拍摄系统;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WKS酶标仪;手术器械一套。实验方法:以胆胰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钠溶液制作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部分动物在制作模型前预先用抗P一选择素单抗静脉注射,分别于术后\3在小时处死动物,获得血清、血浆及胰腺标本。血清标本行淀粉酶含量测定;抗凝、离心后的血浆标本行血浆可溶性P一选择素浓度的测定;胰腺标本行HE染色观察胰腺炎症的病理改变及SP法免疫组 ·二·化染色测定P一选择素在胰腺细胞阳性表达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 胆胰管内注人5%牛磺胆酸钠后胰腺即出现肿胀,继而出现出血和坏死,胰周和肠系膜上出现散在的皂化斑,在急性胰腺炎引发3小时后出现逐渐加重的血性腹水。光镜下模型引发1小时可见胰腺细胞形态不整,可见有点状坏死,细胞核表现为较多的核浓缩;模型引发3小时可见胰腺细胞片状坏死,间质有白细胞浸润并有红细胞渗出,细胞核表现为较多的核碎裂;模型引发6小时可见胰腺细胞广泛的大片状坏死,间质可见大量的红细胞渗出和白细胞浸润,细胞核表现为较多的核溶解。预先用抗P一选择素单抗处理的动物也可见同样的改变。 在引发急性胰腺炎模型后,各组动物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增高,其中各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淀粉酶比较均显著性增高(P<0.of人以抗卜选择素单抗处理的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淀粉酶比较亦显著性增高(P<0.01人 同时,急性胰腺炎引发后的1小时。3小时在小时的组间血清淀粉酶比较亦有明显差异性(P<0.05人但在引发急性胰腺炎后的相同时点,实验组与单抗处理组之间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无明显差异u>O.05 )。 血浆中PPS在正常大鼠的血中有少量表达,在引发急性胰腺炎模型后大鼠血浆中PPS的表达水平大幅度增加,同对照组大鼠的血浆防S水平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O.01人且在实验组中血浆PPS表达的水平也随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K<O.01人在急性胰腺炎模型引发6小时(相当于S*P)后达到高峰。P一选择素在正常人体胰腺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但含量极低,在引发急性胰腺炎模型后,可见胰腺细胞胞浆及胰腺血管内皮细胞中明显增加的棕黄色着色,从对照组到模型建立后6小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