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与冲创——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神对话中透视人文主义美学之特征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xiaofei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神对话这一重要艺术形式的分析,探讨了其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两种思想力量的争锋与交融,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观上并没有反对宗教神学,其哲学观上的根本出发点仍是上帝存在和对其权威的肯定这一结论。进而指出,人文主义反对宗教神学的基本性质,以及它在人类思想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并不是人文主义者主观选择的结果,也不是其主观选择与客观事实相结合的结果,而是一种客观选择的历史结果。就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思想上的总体倾向而言,神学是其中的主导,而人学则是其价值所在。 其次,在这一立论的基础上,本文从人神关系的形式和谐与内在冲创两个方面来探讨了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二者争锋与交融的具体表现,指出形式和谐是人神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内在冲创则是决定人神关系之性质。并从小宇宙论、乌托邦论、二性论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人神关系的形式和谐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而日趋弱化的表现,同时又从怀疑论、意志论和悲剧论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神之间的内在冲创也随着人文主义力量的增强而逐渐加剧的表现。然后指出人文主义美学的和谐与冲创的两大风格正是通过人神之间的争锋与交融中体现出来的,从审美范畴的角度来说,和谐导向优美,冲创导向崇高。 最后指出人文主义美学乃是属于生命美学的范畴,是生命美学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体现。人文主义生命美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人文主义中人性的因素在突破宗教神学思想的禁锢所表现出的对个体生命积极意义的追求,并从感性之维与理性之维两方面分析了人文主义生命美学的具体表现。
其他文献
李荣是唐初著名重玄学者,约在太宗末年生于蜀中。他活动的时期,主要发生在高宗朝。其人颇富文人气质,有相当的文笔,并能言善辩。他的哲学直承老庄并继承了成玄英等学者的重玄之学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引领的古史辨思潮兴起,在史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古史辨学者不仅讨论与三皇五帝有关的上古史问题,还讨论《易经》、《诗经》等经学问题,以及诸子学的儒、
《淮南九师道训》仅见于《汉书·艺文志》,而王勃却说:“九师争大易之门”,文中子甚至说:“九师兴而易道微”。此后,称九师为易之蠹者屡见不鲜,皆视九师为易学之罪魁祸首。《九家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力资本高速折旧,经济对知识的依赖与日俱增,知识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各组织、机构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管理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当今管理的主题。医院是一个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机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入世后竞争的加剧,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成为竞争制胜的
实践在马克思哲学理论中占有重要作用,从概念形成史来看,向前推,它肇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从概念内涵来看,实践蕴涵了关系性的思想。由于分析侧重点的不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