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实践-关系——评部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相关思想的理解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x2008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在马克思哲学理论中占有重要作用,从概念形成史来看,向前推,它肇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从概念内涵来看,实践蕴涵了关系性的思想。由于分析侧重点的不同,会对马克思哲学的性质产生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通过对三个有内在关联的概念的梳理,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别的,它就是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 在早期马克恩的异化劳动理论中蕴涵着双重逻辑,即人本主义的逻辑和从现实物质生成(实践)出发去观察社会历史的客观描述逻辑,这个客观描述逻辑即是成熟时期马克思实践观的雏形,而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异化劳动只表征了马克思哲学的人本主义性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实践观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纬度,且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两个纬度是一个同体建构的过程。其中,生产是实践的基本内容,但在更重要的意义上它是一种意识形态。而并不像萨林斯所说的,生产只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在人类改造世界(实践)的过程中,发生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社会关系在马克思哲学新视域中进行一种理论定位是一个新的角度,因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每次重大发展,都是伴随着对社会关系的思考而实现的。但就此夸大关系性思想在马克思哲学理论中的作用,形成一种关系本体论,从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理论重建时,已经远离了马克思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了。
其他文献
本文把“官僚制”作为中性词放在政治哲学的角度进行审视,通过考察官僚制作为政府行政和公共管理的一种模式变迁的几个阶段,并通过分析众多学者关于官僚制的理论思想,从而揭示出
财富泛指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用性之物,即马克思所认为的财富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财富共享是指在财富发展过程中,社会全体成员对财富的公平享用。
李荣是唐初著名重玄学者,约在太宗末年生于蜀中。他活动的时期,主要发生在高宗朝。其人颇富文人气质,有相当的文笔,并能言善辩。他的哲学直承老庄并继承了成玄英等学者的重玄之学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引领的古史辨思潮兴起,在史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古史辨学者不仅讨论与三皇五帝有关的上古史问题,还讨论《易经》、《诗经》等经学问题,以及诸子学的儒、
《淮南九师道训》仅见于《汉书·艺文志》,而王勃却说:“九师争大易之门”,文中子甚至说:“九师兴而易道微”。此后,称九师为易之蠹者屡见不鲜,皆视九师为易学之罪魁祸首。《九家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力资本高速折旧,经济对知识的依赖与日俱增,知识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各组织、机构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管理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当今管理的主题。医院是一个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机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入世后竞争的加剧,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成为竞争制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