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部直面“文革”灾难的长篇小说,《将军吟》一问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然而文学评论界的反应却较为平静,只有少数报刊零星地发了几篇文章,对作品的分析也不够全面。直至两年后,即1982年,《将军吟》荣获可称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文学大奖——首届“茅盾文学奖”,它的价值才得以承认,受到文学界广泛关注。然而,八十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的文学语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话语不再是人们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话语系统,《将军吟》在读者群中被迅速地冷落,地位远不如同时期的《芙蓉镇》(古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等作品。时至今日,我们细细品读《将军吟》,不难看出,这与作品的实际价值并不相符。为了能够全面的认识《将军吟》,拓展《将军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展现作品的特殊价值,本论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将作品还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重新解读《将军吟》。本论文对《将军吟》的分析,主要从《将军吟》的文本分析、人物解读、三重视域下的《将军吟》等方面入手,进而重新解读《将军吟》并展示和肯定文本的价值。第一节从文本的“戏剧式”结构来阐述,用戏剧的办法写小说的效果,由一件急迫的事情引起紧张的矛盾,用行动来展现人物之间的冲突,剧中交代、发展、高潮、结局较为分明,事件连贯,浑然一体,人物性格突出。第二节试图从文本开头的景物描写说起,论述作者如何用富有湖南地方特色的语言来讲述整个故事。《将军吟》文本中多处体现了因果报应、善恶分明等民间隐形叙述,第三节将运用陈思和的“民间隐形结构”结合人物在革命斗争中所展现的道德、人性来探讨文本的细节。二是人物解读。《将军吟》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既写出了人物在时代、社会影响下的性格特征,同时又具有个性色彩,刻画了身经百战、坚守原则的老红军、老将领;激情昂扬、对革命充满热情的青年工人;各具特色的将军女儿们等众多的形象。行动是展现人物性格最直接的办法,通过对《将军吟》进行文本细读,剖析同一场景中不同人物的行为举止,充分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三是三重视域下的《将军吟》。《将军吟》以文革灾难为背景,作者用饱含悲愤之情的史笔,真实地再现了文革时期的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面貌。《将军吟》深深的印上“文革小说”的烙印,但它无法脱臼出十七年文学叙述的影子——农民叙事,虽然主人公彭其已经是司令员了,但他本质上仍是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农民”。另外,作为“英雄”人物的代表,彭其身上有着十七年文学中“高大全”、正面人物的影子,《将军吟》与十七年文学产生了纠葛。荣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使《将军吟》得到新时期文学的肯定和关注,《将军吟》中的“新人”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新时期文学意识。这一部分将重点阐述《将军吟》与十七年文学的纠葛、《将军吟》中的“文革小说”因素、《将军吟》与新时期文学的缠绕。莫应丰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描写时代风云,并沉醉在艺术的世界里,为了照亮圣洁的真理,他高举正义的宝剑,在黑暗的深渊中划出一道耀眼的光芒。作者的写作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实属难能可贵。《将军吟》虽有它的不足和局限,但笔者试图通过以上对《将军吟》的阐述和论证,重新解读《将军吟》,客观展示文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