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摄入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的一类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和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每个人均处于食源性疾病的威胁中。食源性疾病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广泛存在并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对食源性疾病的正确认识,没有对食源性疾病进行系统研究,还缺乏对食源性疾病的系统性研究,不了解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基本状况,本研究主要了解河北省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及主要致病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和对策。
方法:研究数据从两个途径获取,其一为全省传染病报告表(卡),其二为全省食物中毒报告表(卡)。
2003年初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要求全省176个市、县(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集汇总2000年至2002年有关食源性疾病有关资料,包括:传染病报告卡中与食物以及水源有关的传染病,主要为甲肝、伤寒及副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绦虫、蛔虫、旋毛虫等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并按职业、年龄、月份进行分类收集。食物中毒报告表(卡)中有关食物中毒原因食品和致病因素的资料。
共收集到176份市、县(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有关数据报表。回收率为100%。近年来,由于寄生虫病防治力量薄弱,收集到的资料缺乏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资料。
结果:
1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从发病来看,甲肝、伤寒及副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疾病中以细菌性痢疾为主,占90%以上,甲肝和伤寒副伤寒有一定比例,霍乱发病人数很少。
2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儿童、学生的所占比例最高,农民和儿童、学生是值得高度关注的人群。
3 甲肝、伤寒及副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等食源性肠道传染病总计发病在0-14岁组人群发病率最高,其它年龄发病水平相似。特别是细菌性痢疾在0-14岁组人群发病率最高,60岁以上人群病死率最高。
4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从月份分布可看出,细菌性痢疾在6、7、8、9月份为发病高峰,伤寒及副伤寒、甲肝发病于一年之中各月份间无明显区别,霍乱仅5月份和7月份有4例发病,6、7、8、9月份为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时间。
5 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中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人数最多,占55.8%,但病死率最低,农药及化学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人数虽不多,而病死率最高(3.2%),农药、化学物及微生物为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
6 动植物及原因不明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病死率均为0.3%。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食品包括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其他食品和不明食品等多种食品,但从每种食品引起中毒的发病人数来看以动物性食品特别是肉与肉制品为多,其次为植物性食品和不明食品,病死率为不明食品最高,动物性食品特别是肉与肉制品为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食品。
结论:
1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从发病来看,以细菌性痢疾的发病为主。农民、儿童和学生是值得高度关注的人群。
2 甲肝、伤寒及副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等食源性肠道传染病0-14岁组人群发病率最高。
3 甲肝、伤寒及副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等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发病于7月份有一个发病高峰,细菌性痢疾在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伤寒及副伤寒、甲肝发病于一年之中各月份间无明显区别。
4 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中以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人数最多,农药、化学物及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
5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食品包括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其他食品和不明食品等多种类食品,但从每种食品引起中毒的发病人数来看以动物性食品类为多,动物性食品为主要原因食品。
6 食源性疾病是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各地广泛存在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或流行,而食源性疾病多数又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7 国家制订国家级食品安全计划,保证食品安全与营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和执行;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加强食品的卫生监测,特别是重点食品在高发季节的检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消除食品中的危害因素;加强城镇、农村和学校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测工作;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人们特别是重点人群对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的认识,预防从人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