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临床常用的处方药物。研究发现,有25%至70%使用PPIs治疗的患者没有严格遵循适应症使用。使用PPIs已被证实与普通人群的多种不良事件相关,如痴呆、骨折、高镁血症、维生素B12缺乏、肺炎、心血管事件、死亡等。此外,长期使用PPIs将增加肾脏不良预后发生概率,加速慢性肾脏病的恶化。使用PPIs与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是临床常用的处方药物。研究发现,有25%至70%使用PPIs治疗的患者没有严格遵循适应症使用。使用PPIs已被证实与普通人群的多种不良事件相关,如痴呆、骨折、高镁血症、维生素B12缺乏、肺炎、心血管事件、死亡等。此外,长期使用PPIs将增加肾脏不良预后发生概率,加速慢性肾脏病的恶化。使用PPIs与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然而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却罕有报道。目的:阐明使用PPIs与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和新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两家三甲医院的规律腹膜透析患者。运用非参数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与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及新发心血管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不良结局(全因死亡和新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并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不良结局的危险比(Hazard ratio,HR)。通过倾向评分逆处理概率加权(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ed,IPTW)法,再次验证Kaplan-Meier风险曲线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使用森林图检验不同亚组对腹膜透析患者使用PPIs与全因死亡及新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研究共收集904名患者,经过筛选,排除75名患者,最终纳入829名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包括211名使用PPIs治疗者和618名未使用PPIs治疗者。在随访期间,我们记录到162例死亡和102例新发心血管事件。Kaplan-Meier曲线表明全因死亡率(log rank 5.55,P=0.018)和新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log rank5.07,P=0.024)在PPI组中显著升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IPTW法后COX回归分析结果均提示PPIs与全因死亡(HR=1.3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7-1.65,P=0.010)和新发心血管事件(HR=1.81,95%CI=1.38-2.38,P<0.001)的发生风险升高独立相关。森林图表明,无论在糖尿病、性别、年龄亚组中,均未发现其与腹膜透析患者使用PPI与不良预后(全因死亡与新发心血管事件)相关性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使用PPIs治疗的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率和新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医生在使用PPIs进行治疗时应更加谨慎,更严格掌握使用PPIs的适应症及疗程。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已经超越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占初诊乳腺癌的大部分,内分泌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方式。研究发现,这部分患者的复发风险在诊断后5年仍保持不减。临床工作中需要将复发高危患者筛选出来以建议进一步接受内分泌延长治疗。2018年底Dowsett等人构建的由基本临床病理信息计算所得的CTS5(Clinical Treatment Score post–5 years)评分已被证
【背景】泌尿系结石在泌尿外科中是最常见的与高发的疾病,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榜首。不管是国外还是我国国内,泌尿系统结石疾病的发病率都是一直不断上升的,尽管我国总体泌尿系结石发病率1%-5%较之国外的发病率明显低,但是有研究表明我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其发病率在5%-10%,甚至我国部分地区如贵州等地高达20%。另外,糖尿病目前也是分布于全世界最主要的一个全身性、整体代谢系统疾病,在我国目前的糖尿
研究目的探讨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诊断骨转移的效能,并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骨转移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行全身骨及局部SPECT/CT显像的24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的数据包括患者的确诊年龄、确诊时绝经与否、手术的方式、术前及术后有无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
目的:通过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对比单纯房颤患者与房颤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及其他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探讨此类指标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或神经内科诊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共250人,依据其是否发生急性脑卒中将其分为单纯
【研究背景】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临床常见的眩晕疾病之一,为仅次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第二大常见眩晕相关疾病。尽管目前有不少基于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的研究,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目前,VM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尚无客观的实验室等相关检查可以确诊。但是由于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体表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建立甄别梗死相关动脉的诊断流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的单中心研究,纳入2018-01至2020-09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行PCI术的患者,分为RCA组和LCX组。对比不同梗死相关动脉(IRA)所致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有意义的心电图指标,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