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背景下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以兴坪杨家村为例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l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农村建设是进行城乡统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等因素,决定我国农村差异性很大,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漓江是独一无二的,漓江核心风景区的农村建设是敏感的,但意义也非同寻常。   本文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颁布为契机,以漓江核心风景区范围内冷水村、杨家村、厄根底村、九太山村、大树脚村、马山村、大河背村七个自然村为研究对象。以点带面,通过实地调查该区域乡村社会经济和旅游资源的发展情况,发现漓江核心风景区农村发展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以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邻里单位、体验经济为理论依据,提出乡村旅游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对策与模式研究;目的是促进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   本文通过对新农村建设发展现实情况分析以及国内外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指出漓江流域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现实紧迫性以及学术研究必要性。采取实地调研访谈,了解农村建设基本情况和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想法及思路。通过归纳总结出新农村建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居环境理论、邻里单位理论和体验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融合城乡规划学、旅游学、经济学,从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去构建新农村建设理论体系。文章通过对漓江核心风景区七个村庄的人均收入、经济来源、旅游发展现状、游客的来源特征、社会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新农村建设理论体系,提出了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型农民、加快规划建设、恢复景区生态环境、严格保护漓江水体、有序的控制规划和空间生态格局保护规划七个新农村建设对策;提出了发展农家乐、民俗观光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三种发展模式。最后,以兴坪镇杨家村新农村规划建设为实证研究,指出规划建设遇到的困难和不足。文章针对漓江核心风景区的敏感性,抓住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颁布这一历史机遇,在政策范围内,在法律框架中,创新提出了漓江风景区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有序控制规划。
其他文献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的城市开发区建设呈现出强劲发展的态势,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城市开发区发挥其独有的经济集聚功能,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间,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拓展,盲目的增加建设用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城市提出了新的要求,功能分区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
学位
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的安全、舒适是满足道路基本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的高潮期,然而许多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的建设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步行空间除了承担交通
在我国建筑业越来越重视建筑节能的今天,对其他国家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有助于给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和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澳大利亚由于其与我国建筑市场的贸易和地缘
本文结合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理论及模型,研究消防站的空间布局问题,以求探索出一种新的能使城市消防站空间布局趋于优化的规划思路与方法。 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进行案例
本文以居住区景观研究为中心,通过对合肥市某大型房产网站上511则市楼盘网络广告的文字信息和491张广告图片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开发商、消费者和居住者的问卷调查,比较三者对景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其产业规模的饱和以及用地需求的增加,单纯以工业为主的用地发展方式与综合城市化发展需要产生冲突。苏州高新区也正由过去相对单一的工业中心转变为服
住区户外环境中心区—“住区的客厅”,是人们在住区内相互交往的一个主要场所,是塑造住区户外环境的关键。然而,不同的气候环境促成人们不同的户外交往习惯,气候特点作为户外
工业社会以来,产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地球上“温室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人类毫无节制的消耗着非可再生能源,有害气体二氧化碳等被排放,从而导致了灾害性气候的频繁发生和人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