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旧城中有大量的公房与自建房,在社会主义再分配制度下,居住其中的居民处于占有房屋的事实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发育出一套以占有为核心逻辑的行为策略。在再分配制度向市场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旧城被排除于私有化浪潮之外,导致占有的事实状态与行为策略在旧城延续至今,并与政府的城市更新政策产生了冲突。以占有为切入点,本研究旨在说明社会主义再分配制度及其转型下的财产制度中部分独特的运行机制与逻辑。研究主要借鉴的理论是以科尔内与塞勒尼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城市研究,在具体视角上,则参考学者们对体制转型中存在的诸多偏离状态的“产权”关系分析时所使用的过程性、互动性的视角。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北京旧城中大量房屋实际的所属关系并不是“产权”而是“占有”,具体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再分配制度下,以占有为核心逻辑发育出一系列人与房屋的关系与行为策略,并指出占有逻辑延续至今导致的冲突,增进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城市及其旧城衰败的理解。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在于指出社会主义城市再分配制度下的土地与住房制度如何导致居民与房屋关系的扭曲,并在此基础上出现居民以占有为核心逻辑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成为北京旧城公共事务与物理空间衰败的原因之一。在社会主义城市中,人与公房或自建房的事实关系是在公有制或共有制下的占有。不同于西方以私人所有制为核心的社会契约,社会主义城市中的占有制度发育出了一套以占有为核心的人、财产及国家的关系。市场化改革与城市更新政策建立在新的地租价值的逻辑上,意味着占有制度的基础被否定。然而旧城中人与房屋的占有关系,以及占有制度下的行为策略与认知都被延续下来,导致了新建立的法律认定逻辑与历史上形成的民间规范之间的冲突。这是旧城拆迁中政府与居民矛盾的根源。而市场化改革后的旧城更新政策从未考虑将长期占有房屋的居民转化为产权所有者,保留作为地方社区核心的老居民,导致了地方性的丧失。本研究的主要分析材料来自于对北京钟楼湾胡同片区的田野调查、已有研究文献以及部分档案资料,包括了旧城的住房历史、相关政策法规与居民围绕住房的记忆与理解。田野研究主要在2013年的春季完成,包括了小规模的问卷调查、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访谈对象主要是胡同居民以及若干位旧城问题的专家和记者。